Page 175 - 南院乡志
P. 175
南院乡志
新原有其人而辅相必求将伯集千腋,以成裘,期一劳而永逸。奈地陕隘殷户微稀,仅尽其绵力,安
见于有功,尚望仁人施恩舍惠,正谓君子布德修为,徒杠舆梁王政庶不致废蹇裳步涉邻里可以免尤
泽遇大过沐深恩于有素功成,既济感厚德以靡涯骏助镏铢广种三生之福鸿题姓氏俾镌千古之荣,略
陈固陋敬鹿简端。
录自(棠坪)《彭城钱氏宗谱》
塘坪柳溪钱贞泉先生新庐记
柳溪者,贞泉先生之所居也。舆先时所居旧庐相隔里许其地土人呼为三边岗。至咸丰辛亥年
二月建造庐于此地。历丁巳年始徙居焉访诸乡之父老,昔时此地皆田号,曰大坵面。其对面之山号
曰八十。亦不知谁氏起而名之也。至先生之居是地也,风景土物为之一更新,所谓人杰地灵即自先
生始也。是庐之建,栋宇崔巍,鸟革翚飞深且广也庐之边,左右有双峰对立,螺旋四绕庐前有屏
嶂,耸翠排闼送青而来。又有清流自东而西引带庐前。先生因于溪畔植柳数株,号为柳溪,以名其
地。时当三月溪流漉漉,柳色青青,山花斗艳,春鸟争鸣,深有引人入胜之致。昔时陶生元亮归隐
不仕,手栽五柳于门前,号五柳先生。今先生植柳于溪畔,自命即此意也,非耶。前邑令汤联荣公
曾为曰:是庐赐立匾额以风敦古处四字为先生旌表焉盖先生素好恬静,不喜纷华,抱檏存真,毫无
粉饰。所习天文历象之书业已精通,时年当六十有余,筋力犹健,其子若孙或耕或读,真有古名流
风致焉,以先生之福而居。是庐而肇流裔之福者,未必不自,是庐始也余于丁巳一。至其庐今岁复
为,再至其堂宇聿新家风足仰而,且山清水秀不扰尘氛,爰对其庐而作记,并因其地而作诗,以歌
之歌曰:登斯堂兮天若低峰,双起兮障东西境,至清而至静兮,宛如乐,夫山棲当荣荫而受福兮,
将鸣盛于。
余性爱恬静尝,有志于山居,是年设帐斯庐登云书塾并膺命修理钱氏族谱、良因其地风土景物
真足赏玩,并堪沦人性灵,每于功暇率诸同学散步庐前,爰作此,以示不忘,抑且表明素所惬心之
处云尔。
罗阳镇槐溪里谐庭夏氏谨题
录自(棠坪)《彭城钱氏宗谱》
少尹钱君贞泉先生七十寿文
昔者窃闻之范蜀公有云,士君子不为良相,当做良医此以天下为己任。假小道以明大志也,程
河南亦有云,一命之士苟有心于利物,于任必有所济,此以仁为己任,明大道不遗小仁也。予弱冠闻
斯语,即怦然有动,于中慨然有怀于世,今老矣。回念平生,居无益于乡党出无益于士民,常抚心负
愧,乃至乡有良士一生以利济为事,且生长同时,而亦耳不闻其行,目不识其人,不能握手一证同
心,出一言阐扬隐德其负此心不较多乎。同治三年上元甲子为天运来复之期,吾南乡钱少尹贞泉先生
七十寿旦,其婿董骑尉小俊先期以状来徵序,予受而读之,肃然起敬,始知吾乡乃有斯人,恨知之太
晚也。先生太学昆山翁季子,性孝友,承父志,勤敏敦行,及父命,析居乃能推美于兄。自是仅中人
产耳,乃持以勤俭,再娶育男子六耕读兼营积渐为余悉出以利济水陆津梁,大小义举弥不舆也。好读
150
杭州聚文斋文化传媒 尺寸 285*210mm 版心 232*164 正文 10.5P 方正书宋 44 字 *35 行 杭州聚文斋文化传媒 尺寸 285*210mm 版心 232*164 正文 10.5P 方正书宋 44 字 *35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