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7 - 洲岭乡志
P. 147
洲岭乡志
第二十一章 人 物
唐末周二迁入,后梁开平间董则元等入吴屿,清缪原盛、范义奇、刘起烶、吴元秀、张汉
应等先后迁入,洲滨开始兴盛。后虽受战乱破坏,但 20 世纪 50 年代后社会恢复发展快,同时
造就一批有影响的人才。有在政界、军界任要职的,也有在科教等部门成要员的,更有为国为
民捐躯尽瘁的。根据生不立传原则,本章设传略、简介、名表分别记述。
第一节 传 略
董 禄(964—1030)
字志明,册名可夫,吴屿人。宋淳化二年(991)登科,官闽长乐县知县、赣萍乡县知县。
董 隆(生卒不详)
字景兴,名英显,吴屿人。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登科,官临安府知府。
董 玫(1491—?)
又名存玫,字士佩,石岭人。明嘉靖十七年(1538)贡生,官选山东昌乐县训导,二十四
年(1545)升开封府临颍县教谕,三十三年(1554)继升徽州府新昌王府教授。
张良美(1734—1814)
字紫玉,号辉山,上舟垟、下舟垟张氏二世祖。清乾隆年间,一世祖张汉应在原籍平阳南湖,
贫穷潦倒,难以生存,有意迁居泰顺,却难下决心成行。年仅十四岁的张良美,一个人肩背农
具,来到黄客墘,身居茅屋,垦荒种粮,又将收成的粮食挑回平阳养家。乾隆十二年(1747),
张良美奉父母邀兄弟乔迁黄客墘路底陇,“奋志陇亩,东作西成,积二三十年,遂致粟红贯朽,
富甲一乡”。
范中楹(1799—1867)
字秉直,号济村,卒谥敏敦。为人敦厚和平,乐易可亲,品行端庄,无少伪饰,持躬涉世,
一以诚实。相与处事有权衡,在乡里排难解纷一言可决,人莫不敬服。地方有义举无不乐为首倡。
清道光十九年(1839),倡捐建水尾毓文桥;道光二十一年(1841)创建宗祠于洋深;咸丰六
年(1856)创建太阳宫于水尾;同治三年(1864)与庄敦华等倡造水碓并村中永安桥。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