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8 - 洲岭乡志
P. 148
ֻؽ၂ᅣḤḤḤದḤḤḤ
吴世芳(1820—1890)
字润甫,号安桥,榜名一鹏。洲滨人。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科考一等第二名,同治二
年(1863)署绍兴府训导兼理教授事加光禄寺典簿衔。返乡后,闻葛家渡渡口常有人溺水,便
首事建桥,历经四年建成葛家渡木拱廊桥。
范炜孝(1849—1916)
官名仲熙,字希明,号旭廷。太学生。兄弟分家时,炜孝独与弟煐孝合灶,商农兼筹,棣
萼同功。曾经旅贩闽侯,并渡海到台北。希望有所收获,三年没有回家。家里多次更改迎娶林
孺人吉期。后来突然回来,岳父至家一见,感到喜从天降。完婚后,努力数十年,终于富甲一乡。
吴宝铭(1863—1932)
周塆村人,少年就读于洲滨私塾,清光绪二十年(1894)考取增广生。光绪二十六(1900),
借民房设私塾,亲自执教,对秉性聪颖而无钱供读的学生免收学费。民国 11 年(1922),吴
宝铭任洲滨小学校长。而后学校规模扩大,遂借用吴氏宗祠为校舍,并加以开拓美化。有未梓
遗作《松竹轩诗稿》280 首(见第二十章第一节)。
廖明显(1884—1936)
宅里村岩坑自然村人,少年时曾读私塾一二年。为人勤恳,农时务农,农闲挑铁锅到福建
山村贩卖。因而接触闽东红军。与同村的廖月起等志同道合,参加革命活动。1935 年 5 月,泰
南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廖明显为文化委员,后任区苏维埃政府主席。
1936 年 1 月 18 日夜,剿共民团包围、搜捕、烧杀岩坑。廖明显等十多人被捕。被捕后受
尽卧铁钉床等酷刑,22 日被枪杀于洲边洋尾。之后,敌人又斩下其首级送到岩坑“悬示”。
范俊人(1884—1944)
名延旄,榜名燿焜,字浚臣,别号昧庵。垟深村人。少年时就读于下舟垟村私塾,光绪
二十九年(1903)考入县学,清末肄业于浙江私立政法学校。辛亥革命时被举为归仁镇名誉董
事,民国初任省议会科员。民国元年(1912)创洲滨简易学堂,主持校务五年。后受聘外出谋
事,先任福建省秘书处主任科员十余年,清廉从政,同僚叹服。有人向陕西省主席邵力子推荐,
邵将委以要职,俊人“默然谦退,仅出任西安虢镇特种税务局局长,调白河特税总局稽查长及
平凉专署主任科员”。民国 26 年(1937)辞官返乡,再度任洲滨小学校长。在他承办下学校
增设高级部,进而改为洲滨县立完全小学。
江克建及其侄子兄弟
江克建(1889—1935),长僻村人,以理发为业,1935 年参加革命,为中共泰南区委工
作员。1935 年被捕后遭杀害,1957 年 12 月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江克建的侄子江振拱有九个兄弟,其中六人参加革命,四人为革命烈士:江振拱、江振法、
江振泽、江振伯。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