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3 - 洲岭乡志
P. 93
洲岭乡志
桥都筑有石铺大路通洲滨。现桥为 1964 年重建,长 65 米,宽 3.84 米,高 11.60 米,5 墩 6 孔,
总跨径 50.40 米,桥墩砌有分水尖,墩与拱的边圈都用粗料石浆砌,侧墙桥台等都用石块垒叠,
桥面为混凝土,两边建钢筋栏杆。建筑经费,浙江省政府拨款 2.50 万元,福建省政府 1 万元,
其余由群众集资。2011 年洲犀公路建成,葛家渡桥为公路桥。
毓文桥 在洲滨村尾。位于两山缺口处,是别具风格的石拱木屋桥,长 22.90 米,宽 4.15
米,高 3.25 米。桥上木屋 6 间 32 柱,有三层楼阁,皆飞檐翘角。下层两首在纵檐上竖起二小阁,
原有文昌帝君塑像,“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三楼呈正方形,中央有葫芦状尖顶,体式匀称、
别致。该桥建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1986 年修葺,旧貌翻新。1994 年 7 月,毓文桥被公
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 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安桥 石板平桥,清同治甲子年(1864)建成,桥长 10 米,高 4.50 米,宽 1.80 米,由
石板分三段(各段 5 条)连接。后多次断坍多次修复。1983 年改建钢混结构平桥,改名钟洲桥。
桥长 10 米,高 4 米,宽 4.40 米。
狮子洲桥 碑称“石竹洲桥”,又称石竹舟桥,位于瑞岭村与寿宁县犀溪乡角坑村之
间,是寿泰溪上的第二座重要桥梁,长 72 米,宽 4.50 米,高 23.80 米,主跨径 35 米,矢跨比
1:3,8 个腹孔各 2.50 米,荷载汽―10 级,履―50。建桥前,该处设渡口。1973 年,以村干部
为首筹建石桥,从 4 里路外采运石料。1974 年 3 月 18 日,正当主拱拱圈完成十分之一时,山
洪暴发,把桥架和石料冲光。干部群众矢志重建。1976 年冬,砌筑腹拱尖拱时,出现主拱圈断
裂。无奈停工。1986 年,省政府以工代赈拨款 3 万元,县交通局派技术人员勘测设计,在原主
拱上加砌一层拱圈,形成罕见的 2 米多厚双层拱圈的空腹式石拱桥。1987 年 1 月竣工。共费资
11 万元,其中泰顺县交通局拨款 2.50 万元,福建省寿宁县出资 8000 元,群众筹募 4.70 万元,
投工 21.60 万多工,折价 3 万元。1990 年 12 号台风袭击洲岭,狮子洲桥毁于洪水。该处又恢
复舟渡。
1997 年 5 月 6 日,洲岭乡政府向上级交通部门申请重建石竹舟桥。经设计,桥长 76 米,
主孔跨径 45 米,宽 6.50 米,高 15 米,预计总造价 74 万元。2010 年石竹舟大桥“撤渡建桥”
项目获交通运输部批复立项。工程投资 360 万元。本志完稿时(2016),狮子洲桥正在建设中。
秀林桥 在洲滨村洲滨坑与梨坪溪交汇处,1984 年建。
深云桥 又称深潭渡桥,位于宅里村,距岩坑自然村 2.50 公里(地名深潭渡,又称青潭渡),
系泰顺与福安、寿宁三县的边界桥,也是寿泰溪上的重要桥梁之一。原为渡口。1985 年,宅里
村群众自发化缘建桥,得到政府支持,于当年 10 月开工,次年 6 月竣工。桥长 90 米,宽 4.40 米,
高 14.30 米,总跨 63 米,2 个主孔,每孔净跨 30 米,主孔上各有 4 个腹孔。桥墩利用中流砥
石为基础,桥身全部为粗料石浆砌,泥结碎石路面,荷载汽―10 级,履―50,两侧置石栏杆。
共投资 8.50 万元,其中县交通局拨款 4.50 万元,其余为群众集资。
舞波桥 建于 2003 年,在洲滨村。石砌桥墩,砼体平面桥。长 12 米,宽 12.60 米,高 3 米。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