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2 - 泰顺县文化志
P. 422

第九编 文物                                          ·359·


                 作3间。进深梁架为四架梁带前双步后单步,脊檩下刻有“大明正德十年乙亥岁伍月拾陆日

                 壬寅吉旦立”题记。石亭建筑构架除椽子外,均用青石制作,仿木构形式,制作规整,形象
                 逼真,时代特征明显,是研究古代交通史和古驿亭的重要实物例证。2005年被列为省级文物

                 保护单位。
                      泰顺廊桥——登云桥 位于罗阳镇南外村,系单墩两孔伸臂梁式木廊桥。始建于明正德

                 年间,万历年间重建,清代、民国时期曾多次重修。该桥全长40米,宽5.4米。溪中砌一石
                 墩,高约3米,上安二层平挑梁,直角相交,层层向两岸伸出。桥面上建桥屋12间,28柱,

                 悬山顶。该桥造型古朴,虽经多次重修,仍保持明代建筑风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2005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泰顺廊桥——霞庄桥 原名望宵桥,位于泗溪镇建新村,系八字撑木拱廊桥。清咸丰二
                 年(1852)始建,同治七年(1868)九月十七日重修。该桥全长23.49米,宽4.43米,跨度11

                 米,距水面4.50米。桥面上建廊屋9间,屋内塑“五显帝君”神像,小青瓦屋面,双落翼式
                 屋顶。2005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泰顺廊桥——南溪桥 位于泗溪镇南溪村,系单孔木平梁廊桥。始建年代不详,清道
                 光二十二年(1842)三月十六日重建。该桥全长20.35米,宽4.87米,距水面4.87米,净跨

                 6.8米。桥面上建桥屋7间,36柱,西侧明间设神龛,供奉陈十四神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后,2005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泰顺廊桥——墩头桥 位于柳峰乡墩头村,系单孔木平廊桥。始建年代不详,清道光
                 十二年(1835)重建。该桥全长16.5米,宽4.2米,距水面2.6米。桥面上建桥屋14间,32

                 柱,穿斗式结构。明间设小神龛,供奉真武大帝神位。东侧桥头建观音兜式山墙一道,下开
                 门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2005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前坪张氏厝屋 又名张十一故居,位于泗溪镇前坪村。清乾隆六十年(1795)始建,
                 历时4年,嘉庆三年(1798)完工。整体建筑坐西南朝东北,占地3200平方米,由门屋、内

                 门楼、正屋、前后两进厢房等组成。门屋5开间,明间为过厅。进深3柱5檩,穿斗式梁架,
                 悬山顶,两侧为观音兜式山墙。门屋后天井两侧设院墙,开小门楼。厢房(西北侧厢房民国

                 间失火被毁)7开间,明间为敞厅,明次间带卷棚式前廊。二进门楼砖石结构,双落翼式屋
                 顶。一、二进院落之间隔以院墙,正中设门楼,砖石结构,双落翼式屋顶。里外天井均用

                 方砖铺砌地面,环以砖墙隔断,围墙中设砖块拼花漏窗,上部双披水瓦面。正屋面阔,7开
                 间,明次间带卷棚式前廊,进深7柱9檩,穿斗式梁架结构,悬山顶。正屋两侧厢房各3开间,

                 悬山屋顶,明间为敞厅,进深五柱七檩,穿斗式梁架。2011年被列入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林一牧墓 位于雅阳镇百福岩村,建于清代,为林一牧与妻董氏、庄氏合葬墓。坐西朝

                 东向,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由墓道碑、陵墓、陪葬墓组成。墓道碑位于大坟岗山东麓,由
                 青石雕刻而成,碑座为几腿座,正面楷书阴刻“皇清例授奉训大夫——牧林公墓道”。墓道
   417   418   419   420   421   422   423   424   425   426   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