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1 - 泰顺县文化志
P. 421

·358·                                   泰顺县文化志


                    泰顺土楼——半月坵土楼 位于仕阳镇茂竹园村,建于民国25年(1936)。共4层,四

               坡顶,铺小青瓦,压砖屋脊。土楼四面夯土墙合围,底层大门朝东北向,内部为木结构,
               设四根木柱承托楼面搁栅,靠墙一侧设木梯,以通上下。每层均开方形窗口,东北面最高

               一层墙外设悬廊,用悬柱承檐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

                    泰顺土楼——下垟寨土楼 位于仕阳镇茂竹园村,建于民国25年(1936)。共6层,重
               檐四坡顶,铺小青瓦,压砖屋脊。四周为夯土墙,中间12根方柱支撑楼板等,直通屋顶,一

               至五层均为土木结构,第六层为构架建筑,每层夯土墙上均开方形窗户,最高层向外伸出悬
               廊。底层周围挖护寨池,深约2米,大门前设吊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2013年被列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泰顺土楼——双路土楼 位于仕阳镇双路村叉路头,建于民国25年(1936)。坐东北朝

               西南,共五层,四坡顶,铺小青瓦,压砖屋脊,攒尖宝瓶顶。四面夯土合围,平面呈方形,
               边长8.7米,底层大门门框青石结构,设铁叶门。楼内正中竖一圆柱,直达顶层,每层房梁

               插于中柱之上,梁上设枋,枋上铺木板,设有木梯互相连通。五层外侧施悬柱,设悬廊,便
               于瞭望。一至四层夯土墙,均开方形小窗,第五层设方窗、圆形射击孔及弹匣柜等。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后,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泰顺土楼——黄沙坑土楼 位于三魁镇黄沙坑村,建于民国时期。坐东北朝西南,共四

               层,四坡顶,铺小青瓦,压砖屋脊。四面夯土合围,底层大门朝西南方向。内部为木构架,
               正中立一根大柱直至屋顶,每层均在中柱上横向出穿枋,枋上置搁栅承楼板。沿墙体一侧设

               木梯,环绕而上直通顶层。四面墙体上均开或方或圆窗户,最高层向四面悬出瞭望台。2013
               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泰顺土楼——东溪土楼 位于东溪乡上村,建于民国23年(1934)。坐东南朝西北,3
               层3间,四坡顶,铺小青瓦,压砖线脊。四周为夯土墙,西北侧设门,青砖拱券门罩,中央

               堆花,楼内中间立两根圆柱直至屋顶,整体面宽11.12米,进深7.07米,平面为长方形。土楼
               后方右侧有附属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8年,作曲家周大风随同浙江越剧团下乡演

               出,住在该土楼第三层西南角小房间,创作《采茶舞曲》。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



                    二、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罗阳石亭 位于城东北6千米的菖蒲垄,温州大路重要凉亭,建于明正德十年

               (1515)。石亭坐西朝东,平面纵长形(进深大于面宽),东面开敞,其余三面均用蛮石砌
               墙围护,屋顶歇山式。平面柱网分布颇有特色,前檐减柱为一开间,利于路人进入;室内分
   416   417   418   419   420   421   422   423   424   425   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