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8 - 泰顺县文化志
P. 418
第九编 文物 ·355·
第六节 文物保护单位
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泰顺廊桥——溪东桥 俗称上桥,位于泗溪镇境内,系编梁木拱廊桥。始建于明隆庆四
年(1570),清乾隆十年(1745)和道光七年(1827)先后重修。该桥全长41.70米,宽4.86
米,高10.35米,跨径25.07米。梁架上建长廊式桥屋15间,中央3间高起为楼阁式,重檐,屋
脊饰龙,四翼高翘,如雄鹰振翅欲飞,造型独特。2005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
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桥西陈大翁宫、陈十四娘娘宫、临水殿为其附属文物。
泰顺廊桥——北涧桥 俗称下桥,位于泗溪镇下桥村境内,系编梁木拱廊桥,与溪东
桥并称“姐妹桥”。始建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嘉庆八年(1803)重建,道光二十九年
(1849)重修。该桥全长51.87米,宽5.37米,高11.22米,跨径29米,桥屋29间,计88柱。该
桥结构精巧,造型古朴,是中国桥梁建筑史上典型的木拱廊桥。1987年国家文物局、天津大
学教授杨道明到泗溪考察姐妹桥,赞叹为“江南第一例,是独一无二的国宝”。2005年被列
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泰顺廊桥——仙居桥 位于罗阳镇仙居村水尾,为官修廊桥,系编梁木拱廊桥。始建
于明景泰四年(1453),明弘治四年(1491)、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清康熙十二年
(1673)重建,2002年重修。该桥全长42.83米,宽5.30米,距水面12.60米,净跨34.50米。
桥屋18间,80柱,单檐悬山顶,铺阴阳合瓦,屋顶有吻兽。该桥是境内净跨最长的木拱桥。
2005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泰顺廊桥——三条桥 位于西旸镇富家垟村西北,横跨于横溪之上,系编梁木拱廊桥。
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宋绍兴七年(1137)九月十三日重建,现桥为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
富家垟村苏某独资重修。该桥全长26.63米,宽4米,离水面高10米,建桥屋11间。2005年被
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泰顺廊桥——文兴桥 位于筱村镇村尾村水口,横跨于玉溪之上,系编梁木拱廊桥。
始建于清咸丰七年(1857),民国19年(1930)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90年重修。
2016年毁于洪水,次年用原构件修复。该桥全长46.20米,宽5米,单孔净跨29.60米,距水面
11.50米。桥屋17间,76柱,单檐悬山顶,铺阴阳合瓦,屋顶有吻兽。桥身非对称性,造型
独特。2005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泰顺廊桥——薛宅桥 又名锦溪桥,位于三魁镇薛宅村村尾水口,横跨锦溪之上,编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