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43 - 泰顺县文化志
P. 443
·380· 泰顺县文化志
沙坑土楼、东溪土楼,详本编第一章第六节。
潘鼎故居 位于罗阳镇东外村坑底路,建于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建筑坐东朝西,
由门楼、前后厅堂、厢房等构成,原为3进,民国期间第一进门厅失火焚毁,现存2进,依地
势逐步由低向高而建。大门楼青石结构,歇山屋顶,门楼后设院墙,中间设圆拱门。圆拱门
向后设阶墀、道坦至一进天井,天井两侧厢房现已改建。前厅两层9开间,明间特高大,为
穿堂敞厅,进深7柱9檩带前廊,抬梁穿斗混合梁架,悬山顶。正厅与后厅之间用院墙隔开,
中设石门楼。后厅2层5开间,为木构悬山屋顶建筑,两侧有厢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潘鼎故居被县人民政府列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林鹗故居 位于罗阳镇桥下村,由门楼、旗杆石、摩崖题刻等组成。门楼建于清代,3
开间,双落翼式悬山顶,青砖叠砌,下设门槛,额上有斗拱,屋脊为青砖线脊,两侧连接围
墙。门楼前立有两对旗杆石,青石质地,正面直书阴刻道光壬寅岁贡林鹗立等字。门楼东北
约200米处溪中崖壁上,篆体阴刻“迂谷”二字,字高85厘米、宽68厘米,整体保存较好,
字迹清晰,相传为林鹗亲笔所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林鹗故居被县人民政府列为第二
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庵前古民居 位于三魁镇庵前村,建于清代,由九榴、七榴和张氏宗祠组成。九榴门
楼砖石结构,双落翼式屋面。天井地面方石对缝斜铺。正屋朝西南向,9开间,进深7柱,
为两层带腰檐悬山顶木构建筑。屋前围墙上开砖块拼花漏窗,屋后院有古井1口,青石栏杆
井圈,实体栏板。东南向院墙外,有小门楼1座。七榴坐南朝北,由门楼、正屋、厢房等组
成。门楼砖石结构,双落翼式屋顶,门前四级踏跺,垂带石稳固。天井平面呈方形,块石
铺砌地面,正中设甬道。正屋两层带腰檐,面阔7间,悬山顶;进深7柱11檩,穿斗式梁架结
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庵前古民居被县人民政府列为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国岭王宅 位于柳峰乡国岭村,抗日英烈王维亮故居。建于清代,坐西北朝东南,三合
院式。占地1400平方米,由门台、天井、正厅、左右厢房构成。门台砖石结构,双落翼式歇
山顶。正屋2层7间,底层明间为穿堂敞厅,带前廊,进深7柱9檩,穿斗式梁架,悬山顶。左
右厢房两侧重修,4开间,带前廊,后院青砖隔墙,设耳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岭
王宅被县人民政府列为第六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周湾底大厝 位于罗阳镇洲滨村周湾底。建于清代,坐西朝东,为三合院建筑,由门
楼、正屋、左右厢房构成,占地约1900平方米,体量较大。门楼为双落翼式台门,台门外有
围墙环绕成照壁式。天井正中设甬道,块石砌成几何图形,两侧条石压边。正屋2层九9间,
悬山顶。进深7柱9檩,带前廊,梁架为穿斗式结构。明间为穿堂敞厅,厅堂梁架雕刻精致,
构造简练。两侧厢房两层五开间,明间为穿堂敞厅,屋面变化灵活,山面设檐披朝向正面。
右侧厢房设后院天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湾底大厝被县人民政府列为第六批县级文
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