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69 - 泰顺县文化志
P. 469

·406·                                   泰顺县文化志


               间,为双落翼式悬山顶木构建筑。正屋两层带腰檐,面阔7间,悬山屋顶。周元善(1880—

               1951),号古农,江渡村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入保定北洋陆军学堂,后任清广西新
               军炮队营督队官,陆军41协参军官等职。宣统三年(1911),参加辛亥革命攻克南京,任光

               复军1营营长。民国时期一度曾出任平阳县长,后退出国民党,息居故里江渡村。
                    许超故宅 位于泗溪镇建新村上塘自然村,清代建筑,原为2进2厢的大型院落,现存许

               超曾经居住过的南偏屋1座;许超故宅面阔7开间,两层带腰檐,悬山屋顶。进深7柱12檩,
               穿斗式梁架结构。明间为穿堂敞厅,明次梢间带前廊。

                    翁辟故宅 位于筱村镇梨垟村,院落式建筑。门楼前设单孔石梁桥1座,门楼设在中轴
               线上,单开间,木构悬山屋顶。正屋2层5间,悬山顶。厢房2层3间,悬山顶,带腰檐,山面

               设翼楼。翁辟(1892—1976),字叔和,翁山人,民国3年(1914)毕业于保定军校。民国
               16年(1927),孙传芳称霸东南,时翁辟任北伐军第17师参谋长,在龙潭讨霸战役中发挥重

               要作用。民国24年(1935)调南京军事参议院,任少将参议。“七七”事变爆发,调任第3
               军军事参议处少将处长,历经高新店、保定、娘子关各战役。随后部队奉命转移洪洞,归朱

               德司令指挥,继续参加晋东、晋西、新绛、闻喜及中条山等战役。抗日战争胜利后退休,定
               居汉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汉口市政协委员。

                    翁柽故宅 位于筱村镇外垟村,清代建筑,坐东北朝西南向,由门楼、正屋及两厢构成
               传统院落式民居。正屋两层带腰檐,7间带两披,悬山屋顶。天井两侧厢房2层带腰檐,各4

               间,悬山顶,底层朝天井一面设檐廊。翁柽(1893—1954),字圣木,杭州监狱学校毕业,
               历任遂昌、青田、嘉兴、武进等六县七任县长。在嘉兴任内,他组织军民抵抗日寇,撤退后

               将携带的公帑上交国库;遂昌任内,着意革除民间歪风陋俗。前后对家乡青年多所提携培
               养,尤关心乡梓公益事业。

                    林超故宅 位于包垟乡林岙村外垟,清代建筑。四周块石围墙合围,由门楼、门厅、正
               屋、两厢等组成院落式传统民居。门楼位于建筑东南角,木石结构单开间。门厅面阔5间,

               悬山顶。厅后天井平面呈方形,卵石铺砌地面,正中设甬道。正屋两层带腰檐,面阔9间,
               悬山屋顶。林超(1908—1986),国民党少将,民国15年(1926)毕业于中央军事政治学

               校。民国33年(1944),晋升为陆军少将,调升东南班副主任。民国34年(1945)年初,任
               东南训练班副主任兼第七特种技术训练班副主任,会同美方人员筹划猎取乌丘屿(位于莆田

               市湄洲湾外的台湾海峡)气象资料的军事行动,获得成功。同年参加收复福州战斗,因功受
               上级嘉奖。民国35年(1946)奉派安徽合肥警察局长。民国末年(1949年1月1日至9月30日

               止)5月到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曾归乡祭母坟,后往台湾,至死未归。
                    英士大学旧址(英士大学纪念馆) 位于司前镇司前村和里光古村。民国31年(1942)

               8月,浙赣战役爆发,原在丽水、松阳的英士大学亦随之后撤,分头撤散至云和、景宁、泰
               顺三地。由教务长陈荩民率领一路,翻山南下泰顺,暂驻司前乡,借用祠堂和财主堂屋恢
   464   465   466   467   468   469   470   471   472   473   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