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96 - 泰顺县文化志
P. 496
第十编 非物质文化遗产 ·433·
新奇、简便而富于流动性。它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民间手工制作艺术和表演艺术。该项目于
2009年被市人民政府列入“第三批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提线木偶戏 该项目于2011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详第五编第一章第一节)
张十一传说 张十一是阿凡提式的人物,其故事在浙闽交界一带广为流传。其中,多数
是讲述他不畏强暴“吃官铜”(敲当官人的竹杠)的事情,有点“为民解恨”的成分,也有
一些故事明显带有恶作剧和搞笑的成分,但是在泗溪乃至浙闽交界地区,张十一还是被当作
一个智慧型人物而得到民间的肯定。张十一原名张楠菁,泗溪镇前坪村人,父名张鸿,共育
有15子、4女,因在兄弟中排行十一,故名。该项目于2010年被市人民政府列入“第四批温
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泰顺山区谚语 境内谚语形成于明清时期,是百姓在认识自然、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获
成熟经验的口头表达。从内容上看,具有哲理性、科学性、经验性和实用性等特征。泰顺谚
语内容极为丰富,有包括气象、时令、社交、生活、自然、经济等内容的谚语,有反映自然
生产类的,也有总结日常生活各方面经验、反映人民生活态度和道德观念的生活谚语。该项
目于2012年被市人民政府列入“第六批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汤夫人传说 汤夫人传说在泰顺民间流传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是深受人们所乐道的优秀
民间文学作品。传说汤夫人是一位神通广大,能祈雨保丰收的仙人。旧时,在农村凡遇大旱
之年,为保稻黍收成,一些乡村就会组织村民去景宁迎请汤夫人下山布雨,汤夫人庙因此历
来香火甚旺。由于一系列有关汤夫人的传说在当中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在浙南地区所有民
间信仰风俗当中,汤夫人信俗是较有影响力的民间信仰活动。该项目于2014年被市人民政府
列入“第七批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十八学士传说 十八学士传说在泰顺民间广为流传,泗溪是十八学士故事的发祥地,
苍南、平阳等县的部分地区也流传该民间故事。宋代泗溪一带科举人物辈出,从北宋熙宁三
年(1070)至南宋咸淳四年(1268)的近200年中,林氏家族连续九世,中文武进士者达43
人。民间传说中“十八学士”形象可能脱胎于泗溪林氏进士群。该项目于2014年被市人民政
府列入“第七批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第五节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三魁打狮 该项目于2009年被市人民政府列入“第三批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
录”。(详第三编第二章第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