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0 - 泰顺县公安志
P. 170
泰顺县公安志
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163名,判死缓的56名,判五年以上徒刑233名,五年以下徒刑242名,管制78
名,释放13名)。
第二阶段镇反继续(1951年11月至1952年10月)。这阶段的镇反工作与土改工作紧密结合,工作
重点是清查潜伏、漏网的反革命分子。其间,评出镇压反革命彻底的一类乡6个、基本彻底的二类乡
16个、不彻底的三类乡13个,很不彻底的四类乡6个。对不彻底或很不彻底的乡进行调查,确定案犯
50名,继续追捕。同时组织力量清理积案。在搜集核对资料后,进行一个半月的积案清理工作,全县
共清理案犯60名;通过调查摸底,
初步掌握了漏网反革命犯的材料。
经过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的
努力,全县反革命势力受到沉重打
击。从1950年10月至1952年7月,
全县共镇压地主恶霸、反动党团骨
干分子、土匪、特务、反动会道门
分子等反革命分子计1564名,其中
土匪599名、恶霸地主637名、特务
36名、反动党团骨干分子105名、反
动会道门头子16名、其他反革命分
子171名。
第三阶段镇反判定(1952年11
月至1954年年初)。这阶段镇反工 图2-2 1951年,镇压反革命活动场景
作与取缔反动会道门同步进行,主要是清查农村边远山区残余反革命分子。经过第一、第二阶段的镇
反运动,大多数反革命分子受到打击处理,少数反革命顽固分子逃往偏僻山区,与反动会道门头子串
通一气,利用封建迷信欺骗和麻痹群众,继续大搞破坏活动。为此,县委决定深挖隐藏的反革命分
子,继续开展镇反运动。
通过整个镇反运动,共镇压反革命分子1654名,肃清反革命残余势力,取缔反动会道门组织,
稳定社会秩序,消除反革命复辟的危险性,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新政权。但镇反运动随着“土改检查”
的深入,发现有扩大化倾向,出现随意批捕、量刑较高、轻罪重判等问题。
二、内部肃反
在向社会主义过渡期间,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出现一些复杂情况,造成中共中央对国内阶级斗
争状况作出过于严重的估计,认为很多部门、很多地方,大量暗藏的反革命分子还没有被揭露和肃
清。1955年7月、8月,中央两次发出要求肃清反革命分子的指示。于是,一场肃清一切暗藏反革命
分子的群众运动即肃反运动在全国掀起。
中共温州专区地委成立“肃反五人小组”,执行“有反必肃、有错必纠”的方针开展肃反运
动。按照上级指示,泰顺县委于1956年2月开展肃反运动。肃反运动的主要对象是暗藏在干部队伍内
部的反革命分子。肃反运动分4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第二阶段为小组斗争阶段(即坦白、
·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