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2 - 泰顺县公安志
P. 172

泰顺县公安志




            破坏秋征和土改工作,而且与国民党特务、土匪、地主恶霸相勾结,严重危害城乡治安和社会安定。
                 1951年3月,省公安厅发出取缔反动会道门的通知。根据省公安厅的部署,全县开展取缔反动
            会道门的宣传。1952年7月,县委、县政府举办反动会道门头子思想改造集训班,进行形势教育、阐
            明党的政策,动员其“坦白交代、检举立功”。9月,县政府发出布告,宣布取缔同善会、大刀会等

            反动会道门。12月,县军事管制委员会发布《取缔反动会道门》的布告,提出取缔反动会道门的政
            策。对首恶分子及隐藏在反动会道门组织中的特务分子将严厉惩办。对一般道首及办道人员,要求其
            停止活动,解散组织,转入正业,安心生产;凡是向政府坦白登记,交出组织道具与证件,接受教育
            改造,将给予从宽处理;如不登记或登记后继续活动,则予以严办。曾跟土匪、特务等反革命分子勾

            结或有其他犯罪行为的反动会道门分子,如能悔过自新,交出反革命组织关系、反动文件及武器、资
            财等,并保证今后不再非法活动的,予以宽大处理,准其立功赎罪。对所有被诱骗参加反动会道门的
            一般道徒,一旦退出非法组织,停止活动,安心生产,不予追究;如有揭发反革命阴谋并检举其破坏
            活动的,予以奖励。

                 公安机关会同相关部门按反动会道门活动程度划分四类地区:第一类14个原乡镇,包括罗阳
            镇、仙稔、岭北等乡,属反动会道门活动的地区。第二类10个原乡镇,包括白云、洪口、联云等
            乡,属个别反动会道门漏网的地区。第三类13个原乡镇,包括葛垟、南院、莒江等乡,属个别逃亡
            分子的地区。百丈、翁山、柳峰等4个原乡镇,既无漏网也无逃亡的会道门分子,属第四类地区。县

            公安局局长邹忠钦统一指挥“镇反”四人办公室,抽调公安干警23名,负责取缔工作;在反动会道
            门组织强大的地区即第一、二类地区,加强公安干警和干部配备力量。在有反动会道门组织的各区,
            设立取缔反动会道门登记点,区委书记或区长担任主任,公安员为副主任,下设报到、教育、登记、
            审查等工作组,负责办理退首和道徒退道登记工作等。

                 由于镇反工作第一、第二阶段打击重点是“四方面”的敌人,对反动会道门分子未作重点打
            击。因此,取缔会道门组织成为镇反工作第三阶段的重点。为此,全县共抽出14名干部组成6个小
            组,分赴各区、乡开展摸底,对第一类、第二类地区重点排查,整理出材料,并通过召开会议和个别
            访谈等方式,认真核对事实,交群众讨论,确定打击对象。同时,组织退道的道徒开展现身说法,召

            开群众控诉大会,彻底揭穿反动会道门祸害百姓、危害社会的真实本质。据统计,全县召开各种控诉
            会共512次,250多名群众上台控诉反动会道门的罪恶。
                 至1954年年初,全县50所反动会道门组织的“坛”“堂”“处”均被取缔;镇压道首36名,其
            中处死刑9名、死缓6名、有期徒刑17名、管制4名;集训大小道首150人,4500名道徒登记退道。

                 此后,全县公安机关对死灰复燃的反动会道门继续予以取缔。1983年8月19日,取缔富垟、彭溪
            等地的“先天道”,收容审查4人。


            附:
                                        泰顺县境反动会道门主要组织简况



                 1.同善社。同善社创办于民国7年(1918年),发源地四川大足县龙水镇。在北京设有总社,
            社长姚齐昌,各省设有号子,浙江号首吴明翼。民国10年(1921年)流入泰顺,民国14年(1925


            ·09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