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1 - 泰顺县公安志
P. 301
第三篇 公安行政管理
号灯3处,并投入运行。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在城区道路增设交通标志11处、施划大小临时停车位370
个、交通标线1502.82平方米。在县城各中小学校及主要部门的门前设置禁停标志和人行横道,在各
主要路口设置减速带。投入资金534万元,完成全县省级挂牌整治的临水临崖高落差路段1处,完成
县级挂牌整治的临水临崖高落差路段7处,整治重大事故隐患17处。
2010年,将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公路电子监控设施及交叉路口安全设施等建设作为道路
交通规划重要内容,加大经费投入;深入排查和整治辖区内道路安全隐患,列为县级事故黑点路段
1200处,完成整治40%;列为市重点督办黑点路段23处(包括省督办3处),完成整治22处;童东
线、莲筱线、台黄线完成全线治理。
至2011年,全县共排查临水临崖危险事故多发点段1082处,完成1处省级事故多发点段(龙井坑
路段),11处省级和8处市级临水临崖高落差危险路段,215处县、乡、村道事故多发点段整治。
2013年,在城区道路、学校门口施划道路标线3万平方米;在城区主要路段安装指路牌20个,安装
各类禁令牌、指示牌、警告牌、导向牌等98
个;拆除、改建影响道路通行的东门车站、
环城路与建设路十字路口、飞龙路与北大
街十字路口、景园路与北大街十字路口等转
盘,设置相应的绿化带和交通设施。
2014年,设立临时停车场7个,督促
金湖广场停车场投入使用,协助推进“咪
表”停车位建设,缓解城区停车难问题;
优化设置城北、泰寿路台州银行前、云寿
线育才小学等路口的交通设施、标志标
线;在城区6个路口安装单行道抓拍设备, 图3-15 2013年,城区道路安装的交通警示牌
2个事故多发的杨家岭、龙井隧道安装语音提醒系统。是年,共排查出道路危险路段443处,全部落
实整改措施。
第四节 车辆管理
民国26年(1937),泰顺见首辆自行车。时无车道,仅供观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
交通条件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自行车数量逐年上升。1957年,汽车开始进入泰顺。1958年
始,全县相继出现拖拉机、摩托车等交通工具。
1972年始,县交管部门对上路的手持拖拉机发牌发证,纳入交通管理。1978年3月,根据公安部
《关于自行车管理工作的通知》,县公安局统一制发自行车使用牌照。
1981年3月1日起,根据市公安局关于《关于新车出售开发票时应注意事项的通知》,要求供销社
在自行车出售发票上写清车主姓名、日期、车型规格、出厂钢号,县公安局才准予办理登记发牌照。
1982年9月,省政府规定,拖拉机驾驶员的培训和拖拉机田间作业农田驾驶证的颁发工作,由农
·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