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 - 《石梁纪——天台山石梁云端秘境》
P. 28

16  |  石梁纪



                    自国清登顶,四十里始造其巅,夜见星月皆明大倍常,夏时岭下雷雨,山上
                    不知,秋冬霜雪皑皑,山下亦不知也。太白之说信哉。谢万石(谢铎,浙江
                    台州温岭人,明孝宗时国子监祭酒)说华顶云,则敌峨眉云,则匹巫山雨,
                    唯观日,虽泰山也不能并(并列)。
                由此可见,华顶日出比泰山的日出更为壮观。
                    齐召南是天台山儒学的一个高峰,他的许多故事与拜经台紧密连在一起,他
                是否像李白、智顗一样,在这里虔诚地念诵过经典呢?
                    我在老家的时候就知道,拜经台除了日出之外,更多的是高寒的雪景雾凇。
                小时候,我就听母亲说到一首民谣,华顶山上无六月,一场大风就落雪。一落雪,
                山上就被封冻了,人们就闭户不出,路绝旅人。还有一个,就是山上风大,我在
                拜经台看到的是比我还低矮的被风吹弯了的上了年纪的老松树,还有如丝编织一
                般的山坡草。
                    明代高僧传灯大师在他所编的《天台山方外志》中说,华顶山“少晴多晦,
                夏有积雪”。其气候与众不同。华顶山最吸引眼球的,除了春日的杜鹃、夏天的
                云雨、秋天的日出,就是冬日的雾凇雪凇了。冬季一到,华顶满山树木都变成琼
                花玉枝,一片洁白晶莹,一阵风来,满枝琳琅,摇曳生姿,其时气温骤降到零度
                以下,太阳升起,山谷之间云雾蒸腾,与冰挂树木遥相辉映,最适合观光摄影,
                当山下华顶寺的梵钟悠悠响起,眼前呈现真正净土妙域。
                    每年雾凇出现的时候,周边的人都驱车上山,在山上放纵潇洒一回,有些女
                子穿着红衣千娇百媚,有些伟岸男子则光膀子呈现英雄气概。石梁公路车辆拥挤,
                交通堵塞,交警不得不出来维护秩序。
                    朋友卢益民说,此时此刻的华顶山一花一木一世界,一笑一颦皆唯美。他
                喜欢在这华顶拜经台上对着云海和雾凇忘情地吹箫。在我看来,华顶拜经台上
                的雪凇和雾凇,体现的是高寒之上一尘不染的洁净景象,也呈现着华顶与众不
                同的高度。


                                            华 顶 法 雨


                    归云洞在拜经台之西,华顶寺之北,一个小小的岩洞,不深,仅仅坐下一个
                人,但是华顶云彩沉落的地方,凭虚临空,视野开阔。面南而望,对面可以看到
                天柱峰、钵盂峰,远处还能看到石梁镇与欢岙交界的廿里岢头、苍山顶。华顶寺
                红色琉璃瓦的屋顶,隐现于翠绿的树丛之间,反映着明亮的阳光。有时云朵出没,
                把华顶寺淹没在云海里。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