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 - 《石梁纪——天台山石梁云端秘境》
P. 33
第一章 天台高度 | 21
四百余年行道地,绕檐柏子散清香。
无见先睹在华顶寺住持期间,中外禅僧前来问法,络绎不绝,兴极一时。其
中,就有日本僧人来求学。他有一首诗,专门赠给日本禅僧:
未跨船舷三十棒,现成句子切须参。
华峰四万八千丈,流水松风为指南。
无见先睹住在华顶四十年,撰过两卷《天台无见睹禅师语录》《妙明真觉无
见睹和尚住华顶善兴禅寺语录》,是僧人智度等编的,记录他在华顶善兴禅寺之
法语,卷上收示众、小参、法语、颂古、真赞,卷下收偈颂、山居诗、题跋、临
终遗诫、辞世偈,收入《续藏经》第一辑第二编第二十七套。这本书的序中说:“天
台之华顶峰有大比丘居焉,曰无见睹禅师。禅师之道,上承临济之正传者也。”
现在尽管是盛夏,但华顶寺一片清凉,蝉声声声入耳,充满禅意,我想在无见先
睹的诗里,我就像一只鸣唱的蝉。他的禅诗,皆是性灵之作,意趣丰盈,心性自由。
春深相与登华顶,扣问葛洪旧丹井。
六合茫茫人未知,月泻千峰万峰影。
日上三竿犹未起,人来也弗竖拳头。
衔花百鸟无消息,一曲松风泻碧流。
藕丝窍里乾坤阔,芥纳须弥世界宽。
有指有拳机用别,柴门常掩白云间。
蓦然桶底脱,决定更无疑。
独坐茅檐下,拳头接上机。
一轮常皎洁,冷浸碧波心。
无物能堪比,清光照古今。
无见先睹在山水间了悟自性也通达佛性。而最后一首,则化用寒山诗意“我
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万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气脉相承。无见先睹也有
诗歌咏赞寒山:
心似秋月,话作两橛。
石壁题诗,弄巧成拙。
又写拾得诗云:
捱墨作戏,无可不可。
闾丘老人,当面错过。
与寒山拾得一样,华顶山居林间,是无见先睹最喜欢的,他写了山中行止坐
卧的诗,称为山中佛门的四威仪。
山中行,红莿花开锦一棚,幽鸟鸣,试问禅流作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