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 - 《石梁纪——天台山石梁云端秘境》
P. 29
第一章 天台高度 | 17
华顶寺依偎在归云洞
下,隔着一片杜鹃林和一片
茶园。有花有茶作伴,华顶
的僧人是有福分的。华顶寺
是天台山地势最高的寺院,
长年累月浸淫在漫天的云雾
和雨水里。
我依稀记得,二十世纪
七八十年代,华顶寺还属于
林场管辖,我们在这里开过
多次文学笔会,住在楼上,
踩着楼板咯咯地响,屋顶是
铁皮盖的,但是显得苍败荒
芜,有些还露出了断墙,山 华顶寺
门上的屋顶全倾塌了,我很悲伤。
这几年,华顶寺已经进行了重建,气派更大了,黄色山墙,琉璃瓦顶,气派
显然与以前不同,更加辉煌了。华顶寺的匾额还在,原先的平面坡顶,改为飞檐
重叠,与千年大柳杉相映成趣。
华顶寺本是智者大师宴坐的地方,其北面是莲花峰和桫椤峰,坐北朝南,一
片开阔,气场甚好,柳杉下面,有一个放生池,就是传说智顗禁蚂蟥精的地方,
在这里有一条小路通下去,到达天柱峰,也可以到达华顶坑和天封寺。
上午十点的阳光,透过柳杉林,别有一番玄妙。站在寺前,我透过华顶寺的
屋顶,看归云亭浮荡在空中,它像华顶寺一样,需要久久地仰望。山门进去,就
是天王殿,那是原来罗汉殿的旧址,上面的匾额是兴慈大德题写的,东方持国、
南方增长、西方广目、北方多闻,象征风调雨顺。正面大肚弥勒,像观音一样明
显地中国浙江民间化了,他的原型是五代奉化的一个名叫契此的胖乎乎的僧人,
整天拖着一个布袋乞讨,睡个不歇,他临终的时候说过“弥勒真弥勒,化身数百
亿,时时示时人,时人俱不识”的偈语,被人奉在山门殿,笑容可掬,但他的背
后,就是板着脸孔的韦陀护法神,据说是举着降魔杵的,寺院里不供应吃住,如
果是拄着地上的,可以一宿两餐,如果是双手捧着的,可以常住。
天王殿往北,就是方池,也叫羲之池,我来时,荷花盛开。池上有泰安桥,
从桥上走过,就是阶陛,正对着庄严的大雄宝殿。一抬头,就看见“华藏世界”
匾额,赵朴初写的;复抬头,上面又是一块匾额,“大雄宝殿”,马一浮所题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