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 - 《朱封鳌天台集<第二册>》
P. 9
朱
封
鳌
天 解 题
台
集
·
第
二
册 一
《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是阐述三乘方便,一乘真实的经典,为天台
宗立说的主要依据。 唐道宣在《法华弘传序》中说:“自汉至唐六百余载,虽历
群籍,四千余轴,受持盛者,无出此经。”隋、唐以后,乃至明、清,一直流传不衰。
译本传入日本、韩国后,流传亦盛。 尤其在日本,六世纪就有圣德太子撰写此
经《义疏》。 九世纪传教大师续开天台宗,特倡此经。 十三世纪日莲奉此经与
经题立日莲宗。 现代新兴的创价学会、立正佼成会和妙智会等教团,都是专奉
此经与经题为宗旨的。
《法华经》的汉译,凡六种。 即:
1.吴支疆良接于公元 256 年所译的《法华三昧经》6 卷。
2.西晋竺法护于公元 266 年所译的《萨昙芬陀利经》6 卷。
3.西晋竺法护于公元 286 年所译的《正法华经》10 卷。
4.东晋支道根于公元 335 年所译的《方等法华经》5 卷。
5.后秦鸠摩罗什于公元 406 年,在长安逍遥园所译的《妙法莲华经》7 卷
(现行本 8 卷)。
6.隋阇那崛多与达摩笈多,于公元 601 年所译的《添品法华经》7 卷(或作
8 卷)。
以上 6 种译本中,现存的只有《正法华经》《妙法莲华经》和《添品法华经》
3 种。 3 种译本中,文词旨趣,互有不同,被人们所推崇的是罗什译的《妙法莲
华经》。
鸠摩罗什(343-413),又作鸠摩罗什婆,略称罗什,意译章寿。 东晋龟慈
国(今新疆疏勒)人。 7 岁随母入道,9 岁随母往罽宾国,师事盘豆达多,修学
《阿含》。 12 岁随母回龟兹。 接着,到月支国从须利耶苏摩学大乘诸经。 以后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