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2 - 《朱封鳌天台集<第四册>》
P. 152

邈彼天台,嵯峨崔嵬。 下临沧海,遥望蓬莱。 漫若天合,呀如地

                开。 烟云路通,真仙时来。 顾我炼师,于彼琼台。 炼师炼师,道人玄
      朱         微。 嗡日安坐,凌霄欲飞。 兴废灵观,炼师攸赞。 道无不为,美哉轮
      封
      鳌         奂。 窈窕茫茫,通天降祥。 保我皇唐,如山是常。 (《天台山全志》卷
      天
      台
      集         十一《碑记》)
      ·
      第
      四         清雍正帝御笔崇道观碑记
      册

                性命无二途,仙佛无二道。 求长生而不知无生,执有身而不知无相法身,
           如以箭射空,力尽还堕,非无上至真之妙道也。 佛祖云:“外其身而身存”。 岂

           非世尊无我而有我之旨乎? 又云:“观空亦空,空无所空。 所空既无,无无亦
           无。 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夫此湛然常寂,岂非常乐我净之妙谛乎? 彼夫滞壳

           迷封,痴狂外走者,乌能测知万一哉!
                大慈圆通祥仙紫阳真人张平叔,著《悟真篇》 发明金丹之要,自序以为是

           乃修生之术。 黄老顺其所欲,渐次导之,至于无为,妙觉达摩六祖最上一乘之
           旨,则至妙至微,卒难了彻,故编为外集,形诸歌颂,俟根性猛利之士,因言而

           悟。 于戏! 若真人者,可谓佛仙一贯者矣。
                紫阳生于台州,城中有紫阳楼,乃其故居。 去郡城六十里有百步溪,传为紫

           阳化处。 又尝焚修于桐柏崇道观。 岁久,香火岑寂,特命发帑遣官,载加整葺。
           夫以真人灵源朗澈,决定无生,三界十方,随心转用,何有于蝉蜕之乡? 更何有于

           尘栖之迹? 特以朕景仰高踪,表其宅里,俾学道之士,人人知此向上一路,千途同
           轨,非可强分区别,自生障碍,庶几真人救迷觉世之薪传不泯于后也。 自紫阳楼

           迄百步溪、崇道观三处,各为殿堂门庑若干楹,并置田若干亩以资香火,有余,则

           以赡其后裔。 雍正十二年二月经理告竣,爰志其缘起而刻诸石。
                雍正十三年三月十八日御笔。

                (此碑竖立在天台山桐柏宫中,碑高约六米,上有雕龙碑盖,下有高台碑座。)


                                    二、天台山道教神祇


                (一)护法伽蓝
                1.玄弼真君


    ❙144❙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