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9 - 《鹿城年鉴2009》
P. 59
鹿城年鉴 2009 特 载
LUCHENG YEAR BOOK
资,进行资源合作开发,开展境 殿街区的开发建设。继续抓好甬 先进地区成功经验,积极探索数 署,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届 业发展水平。积极开发农村旅游 (四)以改善民生为根本,
外加工贸易,建立国际营销网络 台温铁路鹿城段、绕城高速鹿城 字化城管,促进城市管理的精细 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市委的部 资源,进一步扶持 “农家乐”建 加快推进社会事业发展。
和售后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国际 段、沿江防洪堤等城市重大基础 化、科学化,提高城市管理效 署,强化“以城带乡、以工促 设,带动农村特色经济发展。引 进一步突出民生优先,始终
经济技术合作的能力和水平。紧紧 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江滨路鹿城 果。加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加 农”机制,切实加大“三农”工 导农村二、三产留地开发标准厂 把改善民生摆在突出位置,大力
抓住海峡两岸关系改善的机遇,积 段、西中央涂改造及七都大桥建 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加大流动 作力度,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 房、仓储设施等,促进当地经济 加强社会建设,切实解决群众最
极推动对台经贸交流合作。 设等重点工程,高度重视电网建 摊贩、违法户外广告整治力度, 设,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发展和农民增收。深入实施农村 关心、要求最迫切的实际问题,
第四,强化政府服务职能。 设,不断完善地下排污管网等市 强化街景和建筑立面等细节管 第一,全面深化农村各项改 劳动力培训工程,重点培训农村 使广大群众更多地共享发展成
面对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强化 政配套设施,进一步增强城市功 理,不断改善城市形象。加强城 革。从我区实际出发,把体制机 实用人才,加强对农民职业技能 果,促进社会和谐。
政府对经济的引导和服务,显得 能。加快城市“西优”步伐,加 市基层基础建设,加大解决社区 制创新作为推进农村发展的重要 的培训,切实提高农民就业致富 第一,坚持全民共享,优
尤为重要。要以经济工作“保增 大城区西部建设投入,启动104国 服务用房的力度,改善社区工作 抓手,积极探索农村改革的有效 能力。 化基本公共服务。优先发展教育
长、拓市场、促稳定”活动为载 道双屿至仰义段改造、藤桥石鼓 环境,整合社区各类资源,实现 举措:一是探索建立土地流转制 第三,加快完善农村基础 事业,重视学前教育,加快推进
体,积极帮助企业搭建服务平 山水厂建设等项目,做好宝昌岭 社区管理服务功能最大化,促进 度。土地关系的稳定是农村稳定 设施。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 教育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深化集
台,组织引导企业参与各类营销 隧道工程前期工作,完善城区西 和谐社区建设。 的基石,在坚持土地承包关系长 抓住国家增加新农村建设投资的 团化、特色化办学,继续实施校
展会,支持企业建立健全销售网 部基础设施,推进城市化进程。 第四,开展健康城市建设。 久不变的前提下,有关部门要制 机遇,以加强农村新社区建设为 舍建设改造工程,加快新城区配
络体系,努力拓展国际国内市 严格按照《温州市旧城控制性详 作为中心城区,我们要积极主 订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积极推动 重点,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 套学校及旧城区改造迁建学校建
场,搞活本地市场,扩大产品销 细规划》要求,以历史街区改造 动地承接市委十届五次全会的部 土地流转,推进土地规模经营。 设。加快“路网、水网、电网、 设,着力改造提升一批农村学校
售。要深化“政企联动、攻坚克 为重点,启动城西街等老城片区 署,认真组织、有效动员各方面 二是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制 电视网、通信网”为重点的农村 和薄弱学校,全面落实困难家庭
难”企业服务年活动,强化服务 建设修复的前期工作,美化历史 力量,大力推进健康城市建设。 度。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等 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以“千百 学生的各项资助政策,解决好外
企业的具体措施,千方百计帮助 文化街区。坚定信心,加大力 要着眼于人的自觉行为、价值取 中介组织,按照政府“引导不参 工程”为载体,大力开展以改 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促进
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实际难题。要 度,义无反顾地推进塘河综合整 向、社会风尚、人文精神,以 与、鼓励不包办、扶持不干扰” 路、改水、改厕和垃圾集中收集 教育公平。围绕创建省级社区卫
加大政府扶持经济发展的力度, 治,积极探索建立清脏保洁长效机 文化为先导,以宣传为手段, 的基本原则,抓好农村合作“三 处理、违章建筑及危房拆除、村 生服务先进区,加快社区卫生服
抓紧出台符合我区发展实际的系 制,加快污水管网改造,加大截 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理念和 位一体”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 庄绿化为主要内容的村庄综合整 务机构规范化建设,建设15~20
列政策措施,强化政策扶持,完 污纳管力度,完善垃圾收集转运系 行为方式,引导市民加强自我修 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强化为农 治,积极稳妥地推进旧村改造, 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加强妇女
善管理和服务机制,规范审批制 统,确保这项工作取得实效。 养、自我教育、自我学习和自我 服务功能。三是积极创新农村金 加快戍浦江治理、七都标准堤塘 儿童保健服务,完善疾病预防控
度,提高行政效率,切实改善经 第二,推进“城中村”改 提高,逐步提升市民健康文明素 融制度。加快发展适合农村特点 建设等“515”防洪保安工程,继 制体系,提高公共卫生检测水
济发展环境,激发经济发展内生 造。要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政策 质;要着眼于解决当前最迫切的 和农民需要的金融服务和保险事 续推进清水河道、农民饮用水工 平,增强重大疾病防控能力和突
动力,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要求,出台我区“城中村”改造 城市问题,坚持标本兼治,实行 业,积极争取农村小额贷款公司 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农 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二)以建管并举为途径, 配套政策,加快推进改造进程。 重点突破,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试点,健全农民贷款担保体系, 村人居环境,进一步提高农民生 开展创建省级体育强区活动,深
不断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 选择条件比较成熟的村,重点突 市容市貌和居住环境,提高市民 进一步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覆 活质量。 入实施小康健身工程,推进全民
紧紧抓住中央扩大内需的 破,有序推进。重视“城中村” 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提升城市 盖面,切实解决农户和农村中小 第四,切实推进农村公共事 健身运动,提高体育事业发展水
有利时机,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 改造与城市整体空间形态的整 形象和文明程度;要着眼于拓展 企业贷款难的问题。此外,要按 业。坚持以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平。高度重视人口计生工作,加
设,加大城区西部开发建设力 合,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加 健康服务的领域、形式和渠道, 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认真抓 为目标,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切 快计生指导站建设,着力破解社
度,增强城市的要素集聚功能和 快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步 积极组织开展健康示范街道(社 好双屿镇扩权改革试点。 实抓好农村教育、文化、卫生、 会抚养费征收、出生人口性别比
辐射功能,推进城中村改造,强 伐,确保配套设施协同推进,完 区)、示范乡镇(村)和健康示 第二,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 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健全农村 整治等难点问题,深化市内流动
化城市管理,提升城市现代化水 善功能,改善环境和形象。继续 范单位的评选,不断提高整体健 展。要优化农业布局,加快编制 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社会 人口计划生育“一盘棋”管理服
平,努力打造宜商宜居宜创业的 推进“城中村”集体资产改制, 康服务能力和水平。 现代农业功能区规划,制定农业 帮困扶贫机制,加快实现城乡基 务模式,不断提高人口计生工作
温州大都市核心城区。 加快撤村改居步伐,切实提高城 (三)以深化改革为动力, 功能区发展政策。充分发挥我区 础设施的联网共享,努力让更多 水平。
第一,加大城市建设力度。 市化水平。 切实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 农村位于城郊的优势,因地制宜 的人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深 第二,强化社会保障,切
全力配合市委、市政府推进滨江 第三,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 地发展蔬菜、畜牧、花卉苗木、 入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广泛 实维护社会公平。扎实推进城镇
商务区建设,继续做好政策处理 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体制,建立 了《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 林特产品等优势特色农产品,大 开展乡风评议活动,引导农民崇 居民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
和征地拆迁等工作,积极支持杨 健全合理分工、配合密切和规范 重大问题的决定》,省、市委也 力推进农业的集约化、设施化、 尚科学、移风易俗,营造健康文 伤、生育保险扩面提质工作,认
府山总部基地、桃花岛片区和洪 高效的城市管理体系。学习借鉴 都对农村改革发展进行了重大部 标准化、产业化,提升都市型农 明的新风尚。 真落实被征地农民保障政策,不
6 鹿城年鉴·2009 鹿城年鉴·2009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