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7 - 《鹿城年鉴2013》
P. 417
附 录
融资银企对接会、大学生创意创 急需专业人才。深入实施高技能 革,引导企业走资本市场之路。
新成果推介会等活动,为产学研 人才培养计划,到2017年全区高 18.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
合作、科技成果转化搭建科技信 技能人才增至1万名。开展社区教 式深入实施《浙江省科技进步条
息和交易平台。大力培育发展一 育信息化建设,创新成人培训和 例》,进一步完善财政科技投入
批科技服务业、中介机构和技术 职业培训的方式方法,更好地为 稳定增长机制,财政科技投入增
经纪人,加快完善中小企业技术 社区居民、企业员工、新居民等 长幅度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
创新服务体系,促进科技成果交 社会群体提供继续教育、实用技 的增长幅度4个百分点以上,确
易、转化。 能等培训。 保2013 年区财政用于科学技术经
13.充分利用创新资源鼓 16.优化创新人才评价和激 费占本级财政经常性支出的比例
励企业“引进来、走出去”,积 励机制建立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 达到3.5%以上、2015年达到4%以
极开展科技合作与交流。鼓励企 导向的评价机制,改革用人单位 上、2017 年达到5%以上。明确财
业通过各种方式到区外设立、兼 对人才和职务成果的管理方法, 政科技投入方向和支持重点,优
并和收购研发机构,加强技术引 引导企业提高技术要素在收益分 化投入结构,促进管理科学化和
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鼓励企 配中的比重。完善企业吸引人才 资源高效利用。强化创新绩效导
业收购区外研发机构、品牌营销 的激励政策,着力解决人才反映 向,完善创新投入财政经费监督
网络。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 比较集中的突出问题,努力做到 管理,强化财政资金的整合、统
所联合培养人才。 人才住房优先保障、人才子女教 筹和优化配置,着力提高资金使
五、完善人才激励制度,打 育优先考虑、人才社保待遇优先 用效率。
造创新人才高地 解决,创造事业留人、感情留 七、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营
14.大力培养引进高层次创 人、待遇留人、环境留人的创新 造良好创新环境
新创业人才和创新团队对接省、 环境。深化义务教育招生制度改 19.强化组织领导制定创新
市各种人才工程,实施领军型创 革,在兼顾公平的前提下,对拔 驱动发展战略配套措施,分解落
新团队引 进培育计划,加快高层 尖人才、引进人才、高学历人才 实任务,明确工作责任。各有关
次创新团队建设。对入选省、市 等不同层次的新居民子女在入学 部门单位和街镇要健全工作体系,
的重点创新团队分别给予不同奖 时给予政策优惠。 强化政策和制度创新,完善配套政
励,对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并 六、促进科技金融结合,建 策和操作办法。强化绩效考核的导
能带来重大经济社会效益的创新 立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系 向作用,将科技进步核、科技强
团队,通过“一事一议”给予专 17.建立健全科技与金融融 区、创新型城区等工作有机结合
项人才奖励和科技扶持资金。到 合发展机制深化金融改革发展, 起来,确保创新型城区建设有计
2017年引进培养高层次创业创新 推进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鼓励 划、有步骤地全面推进。
领军人物或技术团队10人(个) 引进专业投资机构合作设立创业 20.强化政府服务深化行政
以上。 投资引导基金,对接服务科技型 审批制度和资源要素市场化等改
15.大力培养高技能人才结 企业。充分发挥民资充裕的优 革。积极推进科技与教育相结合
合现代商贸、现代物流、金融证 势,以温州民间借贷服务中心、 的改革和民办教育综合改革,切
券、旅游会展、研发创意和中介 鹿城金融广场为平台,以民间资 实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增强创业
服务等重点产业需求,培养本土 本管理公司、小额贷款公司为载 能力。加快培养一大批科技企业
高层次人才。抓好文教卫体、农 体,支持和引导民间资金投向科 家,鼓励创办一批科技型和创新
林水利、城建、旅游、交通、环 技创新型企业。鼓励科技型企业 型企业。积极探索“宽入严管”
保等重点领域的人才队伍建设。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培育区 的企业登记管理制度,优化创办
发挥在鹿职业院校和技工院校人 域资本市场,加大股权融资和中 科技型和创新型企业的注册办理
才培养优势,加快培养一大批复 小企业私募债等直接融资方式的 手续。
合型、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和紧缺 宣传,着力推进企业股份制改 21.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
鹿城年鉴·2013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