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9 - 《鹿城年鉴2013》
P. 419
附 录
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深 题,注重发挥理论研究机构的作 城镇保障房建设、幸福社区培育
入教育引导全区人民为实现“中 用,借助高校等学术力量,组织 和文化礼堂建设为着力点,强化
国梦”而贡献力量,从而激发各 开展一系列以“中国梦·鹿城转 规划引领,突出城乡互动,注重
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创业创新干 型发展”为主题的理论研究活 连线成片,彰显地方特色,全面
事热情,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 动,推出一批研究成果。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形成点上出
推进当前重点工作,振兴实体经 4.开展“中国梦·我的梦” 彩、沿线美丽、面上洁净的美丽
济,促进鹿城转型发展,共同谱 主题创作活动。唱响时代主旋 乡村格局。
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鹿城生动 律,精心组织重点文艺创作和重 3.把争做“最美鹿城人”作
实践的新篇章。 大文化活动,策划推出一批反映 为建设“美丽鹿城”的人文品牌
(一)围绕“信念引领梦 鹿城历史与现实的影视剧、舞台 来抓。大力弘扬新时期温州人精
想”主题,深入开展宣传教育, 节目、文学、美术、书法、摄影 神,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
努力增强全区干部群众的道路自 等文艺作品。 深入开展争做“最美鹿城人”主
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二)围绕“最美激发梦 题系列活动,不断扩大“最美鹿
要创新活动载体,创新方式 想”主题,着力美化城乡环境, 城人”的影响力、感召力,努力使
方法,深入开展以“中国梦”为 推进“美丽鹿城”建设 “最美鹿城人”成为我区加强公民
主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 要以建设“美丽鹿城”为 思想道德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核心
育实践活动,坚定理想信念,增 引领,全面推进“六城九市”联 价值体系的精神文化品牌,为建
强发展信心,为推进鹿城改革发 创,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着力 设“美丽鹿城”提供人文支撑。
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美化城乡环境,为全区人民共创 (三)围绕“劳动创造梦
1.开展“中国梦”主题学习 美好幸福生活奠定基础。 想”主题
活动。把以“中国梦”为主题的 1.把“六城九市”联创作 充分发挥全民积极性,促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纳入 为建设“美丽鹿城”的主载体来 企业创新创强、百姓创业致富要
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计 抓。按照“既重环境优化、更强 积极发扬温州人特别能吃苦、特
划,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 素质提升,既重量质并进、更强 别能创业的精神,充分发挥企业
容,组织各级党员干部认真研读党 内涵发展,既重突击会战、更重 创新创强和百姓创业致富的主动
章、中共十八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 长效管理”的思路,进一步创新 性和创造性,形成创业激情充分
记十八大以来一系列重要讲话以及 载体内容、创新方式方法、创新 涌流、创新动力竞相迸发的生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读本》 体制机制,联动推进“六城九 局面,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科学发展观学习纲要》等,不 市”创建,确保按期完成任务。 1.着力推进“企业创大
断提高理论素养和能力水平。 2.把美化城乡环境作为建 业”。把制度创新作为推动企业
2.开展“中国梦”主题宣讲 设“美丽鹿城”的基础性工作 转型发展的突破口,深入实施
活动。组建各级各类“中国梦” 来抓。加快推进“四边三化”行 “三转一市”,强化“三保倒
宣讲团,组织领导干部、专家学 动,全面整治“四边”区域内影 逼”,着力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者、先进人物、市民宣讲员进机 响环境的“脏乱差”问题,打造 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激发各
关、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 一批环境优美的景观带和风景 类市场主体新活力,引导企业做
进学校、进商会、进部队,生动 线。加快推进“三改一拆”,进 大做强做精。坚持企业技术创新
解读“中国梦”的历史底蕴、时 一步落实“四策合一”,坚持 主体地位,全面落实优惠政策,
代内涵和根本要求,宣讲鹿城改 “违必拆、六先拆”,以改带 加大财政对企业技术创新支持力
革发展的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 拆、以拆促改、改拆结合,确保 度,推进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协同
3.开展“中国梦”主题研 全面完成既定任务。把美丽乡村 创新机制建设,鼓励企业实施
究活动。立足解疑释惑,结合我 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阶段性目 “四换四减”,增加研发投入,
区当前转型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 标,以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
鹿城年鉴·2013 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