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82 - 余姚年鉴2021
P. 482
余姚年鉴 2021
YUYAO YEARBOOK
2.强化制造业招商选资。 物流和服务等全流程智能化拓 培育发展供应链管理、创新设
抢抓“一带一路”建设和长三角 展。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 计、全生命周期管理等现代服
区域一体化发展机遇,强化招商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设。 务业,引导创新设计业与制造
引资,以“补链”“强链”项目 以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为载体, 业企业嵌入式合作,推进工业
为重点,瞄准世界 500 强、中国 鼓励企业制造资源与行业工业 创新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
制造业 500 强、央企及行业龙头 互联网平台全面对接,提升块 转型。鼓励电商、文化旅游等
企业,绘制产业招商地图,开展 状特色行业智能化水平。加强 服务企业向制造环节延伸,发
精准招商。到 2022 年,力争全 培训和诊断,全面引导企业开 展衍生制造。
市“35”千百亿产业领域每年签 展以“机器换人”、企业上云为 3.深入推进绿色发展。推
约落户项目不少于 20 个。 重点的智能化改造。培育引进 进企业节能诊断服务,开展节
3.优化空间布局。重点建 一批提供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 能节水改造,推进重点用能企
设中意宁波生态园、甬西科创 智能技术改造服务、工控安全 业和重点产品的能耗水平、水
大走廊、浙江余姚人才创业园 服务、工业网络建设服务的系 耗水平达到行业先进水平。全
和制造业特色小镇等重大产业 统解决方案供应商,鼓励发展 面淘汰改造 35 蒸吨 / 小时及以
平台,细化产业定位,强化平 总承包服务模式。到 2022 年, 下燃煤锅炉。实施“绿色制造
台支撑,致力打造成为全市制 实施数字化车间 / 智能工厂试 升级工程”,推进生产过程清洁
造业发展新高地。编制实施新 点项目 10 个、建成行业工业互 化改造,推行循环生产方式,
一轮工业集聚区规划,统筹制 联网平台 3 个,新增应用工业 打造绿色园区、绿色工厂。加
造业布局和发展空间,明确各 机器人 1000 台,培育市级优秀 强生态环境保护,开展涉气“散
工业集聚区主导产业,推动产 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 3 家。 乱污”企业集中整治。到2022年,
业特色化、集约化发展。实施 2.深入推进制造业与现代 力争打造市级以上绿色工厂 3
小微企业园区改造提升建设三 服务业融合。围绕消费品制造 家。深入推进安全生产,加强
年行动计划,谋划建设数字化 业、装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 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单位监
小微园区,提高园区规范管理 等产业,大力推广服务型制造、 管,加强工业企业消防安全监
水平,推动小微企业进区入园。 个性化定制、再制造等生产模 督管理。
到 2022 年,建成提升小微企业 式,通过试点示范推动企业提 (四)聚焦创新驱动,建设
园 15 个。 供故障预警、远程维护、质量 高层次创新体系
(三)聚焦智能制造,促进 诊 断、 过 程 优 化、 系 统 集 成、 1.培育高水平创新研发机
高水平融合发展 整体解决方案等增值服务。消 构和创新服务平台。推进制造
1.深入推进智能制造。实 费品制造业领域重点发展个性 业创新中心建设,鼓励龙头企
施智能制造升级工程,以“点、 化定制,构建“产品+内容+ 业、科研院所、行业组织等牵
线、面”为重点,深化人工智能、 生态”智能生态服务体系;装备 头组建制造业创新中心,争创
5G、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 制造业领域重点推动制造企业 省级、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制造业中的融合应用,开展“5G 向系统集成和整体解决方案提 到 2022 年,力争新增省级制造
+工业互联网”、网络协同制造、 供商转型;汽车制造业领域,重 业创新中心 1 ~ 2 家。提升企
数字化车间 / 智能工程等示范 点推进汽车零部件向智能部件 业创新能力,加快企业研究院、
推广,鼓励重点企业从生产智 转变。到 2022 年,力争省市级 企业工程(技术)中心、企业
能化向研发、设计、管理、仓储、 个性化定制示范企业达到 2 家。 研发中心等创新载体建设。发
- 4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