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2 - 《鹿城年鉴2022》
P. 112

鹿城年鉴2022


                  续表 4
                   名 称                                            简 介
                              位于五马街道永川路9号。由门廊、耳房(含楼梯间)、正楼、院墙围成庭院式建筑,坐北朝南。
                              门廊位于街巷转角处,平面为折边弧形。正楼面阔四间二层,南、北侧均设外廊,各间廊柱为方
                              壁柱,柱间用连续券,由爱奥尼克式柱承托,柱表面以石英砂浆抹面,券上有券心石。腰檐及屋
                              面檐口挑出多层砖线脚,并有齿状饰。屋面女儿墙高出檐口,做成几何状漏砖装饰。二层外廊为
               永川轮船局旧址        宝瓶式栏杆。室内为木结构,铺木楼板,屋面由斜梁式梁架承托,上有方木椽。侧面玻璃窗外另
                              有百叶式窗。屋面为双坡硬山顶。楼梯间设于东侧,有单跑木楼梯,楼梯间外另有单披檐耳房。
                              永川轮船局是温州近现代民间航运企业的发端,其遗存的西方柱式连续券外廊形办公建筑,是温
                              州近现代民间航运业的重要见证之一。2011年1月,以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类被列为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上蒲州村杨府山东麓。原名开平闸,俗称“下陡门”。该闸始建于宋乾道七年(1171),
                              嘉定年间(1208—1224)郡守杨简修之,明弘治九年(1496)郡守陆润加筑,明之后又有多次修
                              建。陡门呈东西跨向,建于瞿屿山麓基岩上,总长16.75米,闸5孔,每孔宽2.8米,高1.8米,闸墩
                              长2.3米,宽0.5米,墩两端立方形花岗岩石柱,石柱间以条石砌筑。北首并排两立柱上各开一条闸
                 开平闸遗址
                              槽用于安放闸板,闸墩北侧设斜撑条石,闸墩柱头开有卯孔与闸墩条石和撑石连接,东数第三闸
                              墩立柱南侧面上刻有竖列“开平闸”三字,墩上原铺设条石成桥梁供人通行。闸门底部筑坡状护
                              坝,坝上横设条石,条石上开两条平行闸槽与墩柱闸槽呈直角相接,用于扣锁闸板。2011年2月,
                              被列为温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月,以古遗址类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晋太宁元年(323)郭璞造城时,同时“凿二十八井以象列宿”,素称“二十八宿井”,分别
                              为:八角井、八轮井、白鹿庵古井、道署古井、府署古井、桂井、郭公山下岩石井、海坛山山下
                              井、横井(天宿井)、华盖山炼丹井、积谷山下冽井、积谷山义井、简讼井、解井、金沙井、奎
                              壁井、三港殿古井、三牌坊古井、施水寮古井、双墙井、松台山上井(仙人井)、天宁寺古井、
                 二十八宿井        甜井、铁栏井、屯前街古井、县前头古井、应仙井、永宁坊井。至今,二十八井有的仍清冽甘
                              甜,有的被污染、被填塞,甚至考证其原址都非常困难。其中,松台山八角井、横井、松台山上
                              井等原来就已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6月,二十八宿井被列为温州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
                              2017年1月,二十八宿井中保留较好的华盖山炼丹井、县前头古井、横井、松台山仙人井、松台山
                              八角井、三牌坊古井、白鹿庵井、永宁坊井以古建筑类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松台街道人民西路妙果寺西侧园林花圃内,亭内立明朝嘉靖皇帝赐大学士张璁之御碑,碑原
                              立于大士门东端张氏宗祠内,1958年2月移至该处。亭面三间,宽12米,深6.9米,四面回廊,重檐
                              歇山顶,为明代木制建筑。今亭内尚保存三块和张氏事迹有关的石碑。明嘉靖十年(1531),张
                              璁为避嘉靖皇帝(厚熜)讳,请求更名,嘉靖皇帝赐名孚敬,字茂恭,并书以赠,张璁奉敕,刻
                  张璁碑亭
                              碑建亭以示盛典。中碑为御制诗碑,刻有张璁像,东西碑为嘉靖皇帝书赐张璁名字碑,上有“广
                              运之宝”玺文,左为“御笔”章,右为“嘉靖”圆图章。东碑为“赐永嘉张元辅名”,下平列
                              “孚敬”二字。西碑为“赐永嘉张元辅字”,下平列“茂恭”二字,字大尺许。1981年6月,被列
                              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月,以古建筑类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五马街道康乐坊280号。旧址所在地原为周华国开办的廉昌钱庄,后售予亚细亚煤油公司。廉
                              昌钱庄建于20世纪30年代,坐北朝南,三间三层砖木结构,占地面积180平方米,建筑面积865平
                              方米。通面阔13.3米,进深12.3米。中有天井,四周设围廊,建筑立面为巴洛克装饰风格。1937年
               永嘉战时青年服        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温州青年徐贤议等在原周华国开办的廉昌钱庄成立永嘉战时青
                  务团旧址
                              年服务团。温州青年以此处为中心开展抗日救亡工作,是当时温州地区规模最大、活动最广、影
                              响最深的青年抗日团体。1938年2月,迁往府前街办公。2005年8月,被列为温州市级文物保护单
                              位;2017年1月,以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类被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五马街道四营堂巷52号,建于晚清。坐北朝南,占地面积530平方米,建筑面积756平方米,
                              由门厅、正厅和厢房组成合院式砖木混合结构建筑,五间三层,通面阔18米,进深29.6米。天井
                              四周设围廊,建筑立面为巴洛克装饰风格,是典型的中西合璧建筑。钱庄于20世纪20年代由葛明
                益康钱庄旧址
                              斋、黄淑香夫妇开设。温州解放初期,为温州市北区政府驻地,现为南戏博物馆。2005年8月,
                              被列为温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月,以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类被列为省级文物保
                              护单位





              82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