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4 - 《鹿城年鉴2022》
P. 114
鹿城年鉴2022
续表 5
名 称 简 介
字延年,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南北朝时诗人、文学家,与谢灵运并称“颜谢”。南朝宋
颜延之
(384—456) 元嘉三年(426),在谢灵运离任永嘉郡守3年后,出任永嘉太守。建有望海楼。任上写有《五君
咏》
名公义,字灵运,小名客儿,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出生于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
谢灵运 东晋名将谢玄之孙,承袭康乐公爵位,世称谢康乐。佛学家、旅行家,山水诗派鼻祖。南朝宋永
(385—433) 初三年(422),任永嘉太守。现留存他在温州写的山水诗有20余首,名章佳句,脍炙人口,也
使温州成为山水诗的摇篮
字希范,吴兴乌程(今湖州市)人。南朝梁文学家。梁天监三年(504),由中书侍郎出为永
丘 迟 嘉太守。写有《永嘉郡教》,赞美永嘉“贵郡控带山海,利兼水陆,实东南之沃壤,一都之巨
(464—508) 会”。一年后,所作《与陈伯之书》,使陈伯之拥众八千归降,其中名句“暮春三月,江南草
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有说正是描写的温州景致
字明道,俗姓戴。世称宿觉大师。唐代高僧。童年出家,精研佛学。在曹溪(今广州韶关南华
释玄觉
(665—713) 寺)谒见禅宗六祖慧能时,受到六祖印可,永嘉禅学从此名传天下。著作以《证道歌》最为著
名,流传海内外
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
人。仕途困顿,后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曾于开元二十五年(737)被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
孟浩然
(689—740) 居。其诗在艺术上造诣独特,与王维并称“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开元年间,孟
浩然乘舟泛江到永嘉,探望同乡好友、时任乐成县尉的张子容,留有“借问同舟客,何时到永
嘉”“众山遥对酒,孤屿共题诗”等名句
唐开元、天宝年间(713一756)永嘉人,著名诗人兼书画家,因排行第五,人称张五。青年时离
张 諲 家出游,和王维居于河南登封的嵩山少室山,历时十余年。张湮闭门读书,不及声利,与诗人王
(生卒年未详) 维、李颀、孟浩然等交好,来往密切、唱酬甚多。王维有诗《故人张諲工诗善易善卜善兼能丹青
草隶顷以诗见赠聊获酬之》。曾官至刑部员外郎,后隐居安徽宣城、凤阳,一生寄情山水间
字孔昭,深州陆泽(今河北深州市)人。初应“宏辞”第一,又为京兆解头,唐元和九年
张又新
(794—841 (814)状元,三元及第。历左右补阙、广陵从事、江州刺史、刑部郎中、申州刺史,终左司
郎。嗜茶,著有《煎茶水记》一卷。唐宝历年间(825—827)任温州刺史,所作《永嘉百咏》写
前后)
全温州周边山水,是温州地方史中重要的人文史料
山东兖州(今济宁兖州区)人。曾任祠部郎中。唐会昌四年(844),任温州刺史。历经四年,
韦 庸
开拓三溪河网工程,实现旱涝兼治。郡人纪念其治水功绩,以唐会昌年号称之“会昌湖”,堤为
(844前后)
韦公堤
字圣咨,浙江新昌人。北宋庆历二年(1042)进士。皇祐五年(1053),任天台令,大兴县学,
亲讲儒学,王开祖曾负笈从学。与鄞令王安石、仙居令陈襄合称“江东三贤宰”。北宋元丰年
石牧之
间,任知州。因温州古城火灾频繁,采用建保甲联坐的火保制度来防火、救火,并做好盐政管理
(1015—1093)
和市政建设,是最早开发五马街的人。在温期间,重视、促进人才培养,涌现出永嘉学派早期代
表人物“元丰九先生”
字公济,别号浩然居士,章安(今临海)人,一作钱塘(今杭州)人。北宋庆历六年(1046)
进士,为密、和二州推官。元祐四年(1089)苏轼知杭州时,蟠为通判。绍圣二年(1095),
杨 蟠 以承议郎知温州。到任后,于衙署仪门立碑,刻前任太守刘述的《劝农五事》以为施政准则;
(约1017—1106) 划分州城街巷,定为三十六坊;常轻装简从,巡视乡里。在任两年,颇得百姓好评,去任日百
姓攀辕卧辙,几不得出境。任上,作《永嘉百咏》及《后永嘉百咏》等诗篇,盛赞温州名胜和山
田园水风光
字景山,学者称儒志先生,永嘉(今鹿城)人。北宋皇祐五年(1053)进士,任秘书省校书郎,
王开祖
(约1035—1068) 处州主簿。后退居郡城东山书院,讲学授徒。倡导修己治人,发明经义。被推为“永嘉学术开山
祖”。著有《儒志编》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