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6 - 《鹿城年鉴2022》
P. 76
鹿城年鉴2022
攻坚,建立任务、责任、问题“三 化解矛盾纠纷。搭建社区民主议事 全面升级。坚持数字赋能、科技支
张清单”,在市里文件基础上出台 平台,建立多方参与机制,激发居 撑,打造智慧社区大数据中心,植
辖区旧改方案、统筹安排工作、细 民主人翁精神,积极参与旧改及改 入智慧安防系统,完善基层治理体
化分解指标、下沉落实任务,每周 后自治,加强其对居住小区的认同 系。从治安防控、社区管理、服务
通报进度,层层压实责任,确保改 感和归属感。如清风小区成立垃圾 民生三个维度出发,以物联网、大
造工作高效有序。严格把关施工工 分类督察队,居民轮值担任督察 数据和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为依
序,统筹改造工程进度与居民日常 员,落实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监督 托,以门禁管理系统、家庭智能看
生活。将安全文明施工排在首位, 垃圾分类实施情况,共建垃圾分类 护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和综合服务
科学安排开挖计划、建设时序,避 示范小区;各小区均成立文明监督 管理系统等六大系统为载体,搭建
免夜间施工,同时每日安排工作人 小组,居民可自主成为文明监督 网格化的公共安全信息平台,形成
员对工地开展巡察,及时发现工程 员,如小区内出现乱停车、破坏绿 一个智慧社区大数据中心,真正实
范围内存在的安全隐患点,优化小 化及公共设施行为,文明监督员 现人防、物防、技防的整合统一,
区交通,最大限度减少工程建设对 及时上前制止,共同维护小区旧 全方位增强社区安防等级,降低案
市民出行影响。二是全员下沉,网 改成果。 件侦破压力,提升物业服务价值,
格化管理。重视挖掘网格化治理潜 成果共享,普惠大众。聚焦民 打造智能、宜居的新型智慧社区生
力,发挥网格员解决民生小事“最 生福祉,以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 态系统,构建数字化治理场景。三
后100米”的关键作用。通过网格 获得感、安全感为目标,让旧改成 是人文环境大幅提升。以邻里中心
员下沉到基层,走街串户收集居民 果惠及居民的方方面面。一是基础 建设为依托,突出文化氛围营造和
对旧改方案的意见建议,第一时间 设施不断完善。锚定老旧小区道路 生态环境建设,不断拓展居民日常
发现、处置老旧小区建设中存在的 破损、停车位不足等问题,重新规 文娱活动。比如清风小区开办老年
问题。如施工过程对清风3幢一户 划小区内部道路循环系统和绿化布 学习苑,成立锣鼓队、合唱团等业
居民阳台造成一定程度破损,网格 局,全面翻新小区内部道路,新修 余文娱队伍,进一步丰富小区居民
员得知该事件后先上门了解情况, 停车位190个,切实缓解居民停车 业余生活,充实居民精神世界,提
现场核实破损程度,并倾听户主诉 难和交通拥堵问题。关注日益壮大 升社区品牌形象。因地制宜,将清
求,再与旧改小组和施工单位多次 的电瓶车一族,充分考量其高频使 风、碧波小区原有的黑臭池塘改造
沟通,最终圆满解决问题。三是搭 用、一日多充且未配备正规充电 成红色长廊,打造社区红色党史教
建平台,多元化自治。创新建立全 设备情况下存在的安全隐患,坚持 育、宣传先进事迹阵地,同时作为
市首个群众监督员机制,聘请居民 防控结合的治理原则,在小区内新 老人、儿童的休憩玩耍空间,营造
代表担任监督员,鼓励有技术特 增60个电瓶车充电桩,规范居民电 交往、交融、交心全方位提升的人
长、号召力的居民参与工程监督, 瓶车充电方式,为小区增配消防设 文环境。
畅通居民与街道(社区)、设计及 施,设立消防应急预案,从两头掐 (王晓雯 李伊迪)
施工等单位的沟通渠道,及时协调 灭安全隐患火苗。二是智能化改造
大爱之城不负众望
——鹿城区现代慈善体制机制创新
在 2021年 12月 30日 揭 晓 的 中,鹿城区再度上演幸福“双重 感城区”“2021企业家幸福感最
“2021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评选 奏”——成为“2021中国最具幸福 强区”。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