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 - 龙港年检2020
P. 34
!"#$ !"!"
政策措施,创新政府购买服务和监管机制,探索多元 施重大改革项目责任捆绑,提高改革攻坚实效。建立
化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有序推进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职 改革容错激励机制,大力争取改革试点,支持鼓励先
能转移。建立健全依法行政、依法决策机制,用法治思 行先试。强化改革督查考核,把改革工作作为绩效考
维、法治方式制定政策、解决问题,强化对行政权力的 核重点内容,推进改革督查常态化、制度化,营造想改
制约和监督,形成一套更加完善的依法行政制度体 革、敢改革、善改革的浓厚氛围。
系,打造全国基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样板。 3?#565@AB9CD<=>全面落实党中央、
!"#$%&'()*+,-./012坚持龙港、 国务院《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
苍南协同发展,建立健全规划、设施、产业、环境、民生 展的意见》,聚焦“两个健康”,推动实体经济大发展。
等协同机制。着眼于提升城市能级,大力推进投融资 坚持存量优化与增量倍增两手抓,大力实施传统制造
体制、城乡一体化改革,坚持民资、国资、外资齐上,充 业重塑计划,坚决淘汰“散乱污”落后产能,推进老工业
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最大限度地放 园区腾退改造,引导企业有序入园,高质量完成印刷
宽市场准入,建立“财政资金为支撑、国有企业为平台、 包装行业和再生棉纺行业整治,加快传统产业向智能
社会资金共参与”的多层次、多元化、多渠道投融资体 化、绿色化、时尚化转型。全面落实数字经济行动计划,
制。成立政府性引导基金,推出一批有吸引力的公共 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大力培育智能装
领域投资项目,通过发行企业债券、PPP模式等多种方 备、生命健康、新材料、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大力发展
式为城市建设提供资金保障。按照“未禁即入、有需则 总部经济、共享经济、月光经济等新型城市经济,着力
让”的原则,向民间资本敞开大门,引导民资参与交通、 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积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休闲
环保、市政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努力 创意农业和现代渔业,推进现代农业园区、田园综合
把龙港建设成为市场化建城引领区。 体和渔港经济区建设。狠抓市场主体培育升级,大力
%&!"!" #'()* 实施“上市”上规”上云”三大行动计划,积极培育“隐
“
“
2020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和 形冠军”“单项冠军”,新增“上规”企业 50家以上、“上
“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更是龙港市的开局之年、首 云”企业 500家以上,努力在企业上市、十亿制造业企
创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全市上下 业培育上实现突破。全面落实“两个健康”先行区任务
要围绕“一区五城”,实施“双十攻坚”,推进深化改革 清单,统筹打好难题化解、减税降费、政策兑现“组合
“十大项目”和重点工作“十大行动”,全力推动龙港改 拳”,形成活力迸发的企业成长链。
革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创新篇。 3E#56FGHI9JK<=> 全面对接国家重
建议 2020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大生产力布局和全省大湾区建设,充分利用围垦空
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8-8.5%,力争释放更大改革红 间,努力争创“万亩千亿”产业平台,争取列入省级经济
利,能快则快;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8.5%以上,规上 开发区,加快提升产业平台能级。提升印艺小镇产业
工业增加值增长 7.5%左右,有效投资增长 15%以上, 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竞争力,深化与猪八戒网、北京印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10%、11%以上,研 刷学院合作,加快小镇客厅、总部经济园等项目建设,
发经费支出增长 25%以上。 打造特色小镇升级版。实施小微园示范引领工程,新
34#5678,-9:;<=> 深入总结龙港改 增小微园竣工面积 100万平方米以上、入园企业 300
革经验,部署开展“改革攻坚年”行动,重点推进深化改 家以上。严格执行“十条刚性措施”,鼓励小微园创新
革“十大项目”,撕开深化改革的口子,推动重点领域和 运营模式、升级管理服务、提升综合贡献,实现“五集五
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撬 度”绩效评价全覆盖。聚力创新服务综合体、众创空间、
动各领域改革,加强与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等高端 “创新港”建设,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支持企业
智库战略合作,通过决策咨询、共建基地、成果转化等 设立重点实验室、技术中心、研发中心。
方式,借智借力助推改革深化。压实改革攻坚责任,实 !LM5678NO9PQ<=2 坚持“一切围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