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 - 龙港年检2020
P. 31
5 6
城镇化的保障力。历届党委政府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 海西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的交汇处,南北毗邻苍南、
记主政浙江期间两次视察龙港的殷切嘱托,坚决贯彻 平阳两个人口大县。随着甬台温高速复线的全线贯
中央和上级党委决策部署,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坚持 通,南连高速、228国道、209省道的规划建设,温福高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增强“四个意识”,坚定 铁、市域铁路 S3线、崇家岙港口的谋划启动,龙港将成
“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沿着正确方向阔步前 为联接长三角和海西经济区的桥头堡、温州大都市区
进。坚持不懈抓基层强基础,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 南部发展的增长极。我们有鲜明的人文优势,龙港是
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调动各方 “温州模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用“四千”精神创造了
主动性、积极性,凝聚成推动龙港改革发展的强大动 中国第一座农民城、第一家农民包机公司等全国第
力。 一,这种敢为人先、创业创新精神和社会活力是我们
回顾龙港改革发展历程,我们深刻认识到,龙港 打造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全国样板”的力量源泉。
撤镇设市改革能够取得成功,是习近平总书记关心厚 在分析有利因素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在
爱的结果,是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国家 从“镇”到“市”的新征程上,对照高质量发展要求,龙港
发改委、民政部等国家部委和浙江、温州、苍南大力支 还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主要是:与市县平台相比,
持的结果,也是龙港镇历届领导班子和广大干部群众 经济总量和部分高质量发展指标相对偏低;经济转型
抢抓机遇、改革创新、艰苦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 步伐还不够快,产业平台能级还不够高,产业创新能
中共龙港市委,向为龙港改革发展奉献智慧、倾注心 力和人才科技支撑不强,大企业大项目偏少;城市管
血的各级领导,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人 理服务不够精细,功能品质有待提升,城乡环境亟需
士,向所有关心支持龙港改革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 改善,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与群众美好生活需求还有差
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距;影响社会稳定安全的风险依然不少,基层治理创
各位代表、同志们,辉煌的业绩已载入史册,崭新 新还要持续发力;少数党员干部改革劲头、创新意识、
的篇章即将开启。随着县级龙港市的设立,龙港的发 奋斗精神还不能适应龙港改革发展的新要求;个别领
展机遇前所未有,发展要素将更加集聚,发展优势将 域腐败问题仍有发生,全面从严治党还需持续加大力
更加明显,发展前景将更加美好。我们有重大的战略 度。对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
优势,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 加以解决。
!"#$%&'()*+,-./01234
力现代化作出了顶层设计,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温
州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出台了治理现代化的决定,为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面对新的发展坐标,我们必
龙港高水平推进基层治理扁平化、现代化指明了方 须深刻领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殷切期
向。“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温州创建新时代“两 望,认真践行省委车俊书记赋予龙港“四个使命”和市
个健康”先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重大战略叠 委陈伟俊书记关于做好“三篇文章”的新要求,紧紧抓
加,为龙港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有深 住历史新机遇,牢牢把握自身新优势,始终高举改革
厚的改革优势,龙港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试点全 大旗、勇立时代潮头,奋力开启龙港改革发展新征程。
国瞩目,龙港撤镇设市改革全国唯一,中央、省委、温 龙港市今后一段时期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奋斗目
州市委高位推动,国家部委及省市部门鼎力支持,社 标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
会各界高度关注,为龙港新一轮改革发展注入了强劲 旗帜,紧扣高水平建成小康社会,坚持稳中求进工作
动力。我们有良好的产业优势,经过 35年的发展积累, 总基调,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省委“‘八八战略’
龙港印刷、纺织等产业链条比较完备,市场主体众多, 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和温州市委“再造改革开放
行业发展前景广阔,成为全国三大印刷基地之一,为 新优势、再创高质量发展新辉煌”的决策部署,以建成
经济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有独特的区位优 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示范区为总目标,以打造活
势,龙港位于鳌江南岸、东海之滨,处于长三角经济区、 力创新城、高端产业城、现代智慧城、幸福宜居城、平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