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0 - 路桥年鉴2022
P. 190
路桥年鉴
交往。值得一提的是与董必武的交谊,两人一见如故, 赞不绝口;周恩来总理即拿来作为国礼赠送给他。1958
解放后书信不断,保持了终生的友谊。 年,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编印《中国画》创刊号,有古
今 40 幅画,柯在当代人仅有 3 幅中占 1 幅。
【组织“中华孔学会”】 柯璜在山西大学虽然主讲自 柯璜善诗,与董必武、马寅初、冯玉祥、郭沫若、
然科学,但却在撰编《孔学十年大事记》,他又发起组织 黄炎培等都有唱和。1959 年,陈毅同志在山西视察时,
了“宗圣会社”,联名发起者还有严复、康有为、梁启超、 曾会见了柯璜,并合影留念。 (阿根编)
李提摩太、庄士敦等中外著名人士。同时他还主编会刊
《宗圣学报》,孙中山、黎元洪、吴佩孚、蒋介石等人分 陈叔亮故乡
别题词,孙中山先生题词“文明导线”四字。
孔子第七十三代嫡孙孔德成是遗腹子,孔德成父亲 【陈叔亮】 陈叔亮(1901—1991),名寿颐,峰江街道
在临终前指定柯璜为遗腹子的监护人。 保全筻里王村上泾头人,是当代著名书画家、诗人和艺
在重庆,孔祥熙当财政部长,出资请柯璜组织“中 术教育家。
华孔学会”。1941 年 5 月,“中华孔学会”在中央广播大
厦召开成立大会,柯璜被推举为会长。初期会员数十人, 【宣传抗战】 陈叔亮小学毕业时,已能画梅、兰、竹、
主要是军政要员和文化名人,如孙科、孔祥熙、何应钦、 菊,并且写得一手好字。中学毕业后,开始当小学教师。
程潜、阎锡山、翁文灏、戴季陶、陈诚、陈布雷、陈立 1928 年 1 月参加中国共产党。1929 年,考入刘海粟办的
夫、陈果夫、于右任、吴稚晖、冯友兰、钱穆、马一浮、 “上海美专”,潜心学习书画,同时在上海的台州公学兼
梁漱冥、李烈钧、黄炎培、胡适、傅斯年、屈映光、陈 课。
1931 年“九·一八”后,日本加紧侵略中国,陈叔
孟修等人,后来邓初民、章士钊、马寅初等也加入进来。
亮回到家乡,在临海海门(今椒江城区)、温岭、黄岩新
【书画双佳】 解放前夕,柯璜掩护共产党人和起义人 桥等地中小学教书,开展党的“抗日救亡”活动。他在
员投奔解放区。1949 年春,与美术、教育界知名人士办 学校里教唱《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等抗日歌曲。
蜀中艺术专科学校,被推为校长。重庆解放后,柯璜欣 他组织“怒吼化装宣传队”,每逢节假日,带领师生散发
然担任西南军政委员会监察委员,重庆市人民委员等职。 抗日宣传品,以打花鼓、莲花落、唱道情等形式进行街
1951 年,蜀中艺专与西南美专合并为重庆艺专,柯任校 头宣传。他组织抗日“爱国剧社”,演出《放下你的鞭子》
长。后艺专并入西南师院美术系,柯任西南师院筹备主 《送郎上战场》等话报剧外,还演出了自己创作的《太阳
任,兼任重庆市文史馆副馆长;并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 旗下》《戚继光》《骂汉奸》等戏剧。他与进步教师创办
会理事、西南美协主席、政协四川省常务委员。不久, 《怒吼》三日刊,创作宣传画《送君上战场》等。他还自
又被推举为全国政协委员。 费出版“平型关大捷”等宣传画和抗日连环画小册子。
1957 年,柯璜回山西太原定居,任山西省美协主席, 在海门东山中学执教期间,他组织了台州木刻会,辅导
省政协常委,全国政协二、三届委员。 创作抗日木刻漫画,会员有贺鸣声、方正中等。在海门
柯璜自称 30 学书,40 学画,50 学诗。初期他酷爱 的码头、港口、城里设立名为“大家看”的小黑板报,
王羲之、王献之书法,后来学习张芝、张旭、怀素草书。 将当日从收音机收来的消息画成图画,张贴宣传。
每日书写屏联二三十幅,数十年如一日。到三十年代,
柯璜书画艺术进入顶峰时期。柯璜对于求书画者,向不 【创作《西行漫画》】 “七·七事变”一年后,陈叔
拒,文人墨客形容他“日书万言,每墨一斗”。柯璜请人 亮离开家乡,踏上抗日之路。最后到达延安,进入鲁迅
设计制作了一台简易磨墨机才供上使用。可是不久就把 艺术学院学习,这是 1938 年底的事。
两只砚台底磨穿了,他只得雇了两名磨墨工专司磨墨。 第二年陈叔亮留校任教美术。在鲁艺先后八年多,
20 世纪 30 年代初柯璜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任职期间, 他始终带着自己的速写本子,深入部队,画下战士的练
与齐白石合作扇面,齐绘画,柯题诗,落款“二璜唱双 兵、行军、生产及业余生活;他深入医院,画下医生、
簧”。 护士为战士和百姓治病、打针等情景;他又深入到农村,
柯璜书法作品以行书和草书居多,尤其以草书最为 画下农民的生产劳动,妇女为支前的劳作,军民团结一
突出,他师古而不摹古,独创了自己的龙蛇大草风格。 心的事迹;他又纪录下延安一般干部的学习、工作情况。
他酷爱大自然,心境溶于自然。常见他面对大山名川, 1941 年 4 月间,陈叔亮把画稿初步整理,称之为《西行
异藤怪树宁神观察或者徒手空书。他的草书大量使用回 漫画》。
旋连笔,参差布白,结体连续突变,展现出连绵不断的 《西行漫画》积聚了大量反映延安生活的画卷,是这
壮美气势,整个作品高华圆润,遒劲浑熟,放逸而不轻 一时期不可多得的历史资料。
狂,动不失规矩,静不失变化,动中有静,静中寓动。 【投身美术工作】 解放后,陈叔亮历任上海文艺处美
柯璜书写大字时,预先炖墨令热;接着双目微合, 术室主任、华东文化部艺术处副处长、中央文化部艺术
宁神静气片刻;最后拿起三斤铜管,趁热书写,下笔迅 局美术处长、中央文化部艺术教育司副司长、中央工艺
疾,一气呵成,边吟诗,边落笔,诗吟完,书亦就,得 美术学院副院长等职。他还十分关心中国传统国画的命
意之时,大吼一声,笔墨如暴风雨骤至。 运,倡导建立“国画研究所”,并提出参考名单。中国美
柯璜善画花卉、紫藤、青松。所画紫藤,虬枝缠绕, 术家协会成立后,陈叔亮当选一至四届理事。出版了《新
着色秾丽,纯以大草之法。所画花卉超脱飘逸,自成一 美术运动》《国画问题》《漫谈工艺美术》等。
格,“画叶不钩针,画花不点心”。晚年喜画山水,具有
独特的泼墨大写意,落笔草草却布局严谨,逸气纵横, 【参与创建中国书协】 1980 年由中国文联出面,正式
气势磅礴。 着手筹建中国书协,陈叔亮站出来,挑起了筹建的重担。
抗日战争时期,柯璜的书画作品常被当局作为国礼 此时陈叔亮年已八十,从此把晚年的精力全力以赴投入
馈赠盟邦友人。1955 年,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首次访 到书法艺术上。
华时,见到柯璜画的一幅古柏,浑健雄伟,森森参天, 1980 年 11 月,中国文联派中国书法代表团访问日
第 19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