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1 - 《鹿城史志》二O二一·春夏(总第十五期)
P. 101
到不能这样消极沉沦下去,还是要振奋精神,努力进取,把业余时间利用
起来学点什么。便与几位铁哥们商量,搞个自学小组,互相讲课,交流学
习心得。他们一致赞同,自认课题。我说,最近在读一本语法,试着讲讲看。
于是认真备课,每周讲两次。现贩现卖,把一本语法书啃了一多半。不想
竟为以后的报考市财办秘书打下了扎实的底子。据说语法部是唯一满分的。
可惜当时未能坚持多久,忘了不知啥原因后来停了。不管怎样,这是件颇
值得回味的有意义之事,一般人还真是没想到,更不会有此创举。尽管与
正牌大学无法相比,可当我们坐在借用来的小学教室里上课时,那种其他
娱乐难以替代的求知快乐,实在无以言表,至今回想起来还美滋滋的。
还有一件事是上大课。那是在批林批孔那段日子里,我偶然看到一本
上海出的杂志,里头有篇文章,题为《孔老二何许人也》。便突发奇想,
把它作为讲稿,利用晚上开会学习时间,上一堂大课。便马上找领导建议,
说为了丰富学习形式和内容,让我讲一次试试看。领导一听,好啊,你后
天就讲吧。奇怪竟很快同意了,也对我太信任了,都知道平时的我是个不
爱吱声的人,不怕我讲砸了呀。我赶紧备课,其他资料根本没有,只好把
那篇文章反复地看,几乎熟到能背下来。两天后,在土坯盖成的大会议室里,
支起了一块黑板,我站在那里一口气讲了一个多小时,能感觉到大家听得
蛮津津有味。我知道自己其实讲得並不生动,几乎都在照本宣科地复述。
可能是他们还是第一次听课,觉得挺新鲜吧,再者多少有点历史文化知识
在里头。事后我颇得意了几天,为自己的试讲基本成功,没人说讲得太差
了而暗自窍喜。其实,那是替“四人帮”欲批周公借古人造舆论做了一回
宣传,却浑然不知,哪懂政治的套路那么深哪!那时哪里想的到,现如今,
孔子学院已遍布世界各地,仍为世人崇敬如神。当时真是无知者无畏,愚
不可及,还充老师误人。
不过,那不知深浅,不知哪来的勇气的傻里傻气当老师之举,还真是
一次很有意义的锻炼,以至我后来在宣传部工作,讲了不少课,讲过党史、
哲学、中特理论和国际形势,一讲就是一二个小时,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忆 记
物 人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