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8 - 《鹿城史志》二O二一·春夏(总第十五期)
P. 148
宋高宗赵构也曾舟泊青奥门。建炎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赵构为躲避金军
的追捕,于是在浙江定海乘舟入海往温台方向漂浮。据当时侍从宋高宗浮
舟海上的中书舍人李正民所写日记说,建炎四年正月十八日,御舟驶离台
州“章安镇”,“二十日,泊青澳门”。“二十一日,泊温州港口 ”。
李正民所说的“温州港口”即指瓯江口处,也就是乐清的黄华、岐头一带。
所谓“温港之黄华 ”“南枕港口 ”。而扈从宋高宗航海的官员赵鼎在
日记中也写道,正月“二十一日,御舟入温州港”。赵鼎继续写道,“二十二日,
御舟泊管市。二十三日,御舟在管头”。二十五日,“闻金人明州杀戮甚
酷,台州一空”。“是日,御舟移泊乐湾,避管头、台州之路。二十六日,
驾幸水陆寺”。二月“初一日,御舟移泊温州江心寺下 ”。综合李正民
与赵鼎所记叙的航海经过来看,御舟从台州南下后,先抵达青奥门泊舟,
次日至瓯江口处停泊,然后沿着瓯江北岸时开时泊。宋高宗在瓯江南岸的
水陆寺出现时已经是正月二十六日。从宋高宗的航线中可以看出,青奥门
就是在瓯江口外的海面上,而在这个位置上就有今天被叫作大门与小门的
两个海岛。
在清楚了宋高宗赵构南下温州的航线之后,再来了解一下船只从瓯江
驶入大海的航线。弘治《温州府志》等明代志书有述及:“退潮东去,北
至馆头,抵乐清界,南次乐湾,次崎头。舟行至此,始出江口入海,分南
北行,谓之‘转崎’。北至青岙门,而永嘉之海境尽矣 。”清代乾隆《永
嘉县志》也说:“至馆头抵乐清县界,南次龙湾,次崎头,舟行至此,始
出江口,入大海。海分南北行,谓之转岐。至青岙山,而永嘉之境尽矣 。”
崎头就位于黄华以东,即今乐清市岐头。船只过了岐头后驶入大海,到了
青奥山,也就是永嘉县海域的尽头了。从这条驶入大海的航线来看,青奥
山就位于瓯江北口之外的海面上,这个位置上就只有今天的大、小门两岛,
其中一岛必定是青奥。
乾隆《永嘉县志》的纂修者认为陈宜中遁归之地青岙是在灵昆岛以东
百里处。顾祖禹(1631-1692)在清初所纂修的军事地理书籍《读史方舆纪要》
138
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