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4 - 《鹿城史志》二O二一·秋冬(总第十六期)
P. 124
得请摄影高手来助力才行。我想到了温州摄影名家王曙。
这是因为,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在军分区政治部工作时,也喜欢上摄影。
那时,我所在的群联科有台 120 照相机,有个冲洗照片的暗房,我经常在
暗房冲洗放大照片,每每一搞一通宵,还曾经把我所拍摄的分区大部队助
力温州建设莲花山电视发射塔盘山公路工程系列照片放大制作后,在机关
大院搞了个专题展览。但我的摄影之路并未一直走下去,只是一般爱好,
后来忙于工作便无疾而终。群联科还订了一份《中国摄影杂志》,我正是
借助该杂志而与王曙结缘。
1981 年初,我在《大众摄影》杂志上看到一幅全国摄影大赛金奖《我
的手最干净》之佳作,让我眼睛一亮:作品取景别出心裁,摄影画面新颖
别致,画中有趣,画外有音,极具视觉冲击力。一看作者叫王曙,单位温
州医学院,我便牢牢记住了他 —— 这位次年便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曾
为国际艺术家摄影学会(洛杉矶)副会长、中国华侨摄影学会副会长、中
国艺术摄影学理事、全国民俗摄影协会博学会士、温州市艺术摄影学会会
长,现为温州城市大学客座教授的著名摄影家。
于是,我就想,这次“军心向党”摄影大赛活动,若能请王曙出阵创
作参赛,一定有戏。我欣然前住温州医学院拜访王曙。
性格豪爽的王曙,一听来意,满口应承。同是王氏本家,同都当过兵,
同为搞政工,加之王曙热情奔放的个性,俩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可谓
相见恨晚,从此成为好友。后来我的夫人和女儿先后都去了医学院系统工
作,双方交往更甚。此后,王曙早年人民路边的老房,后来横河新村的寓所,
现今龙泉巷的排屋,都是我曾经常拜访之地,尤其横河新村的寓所,是我
当年单身汉时偶尔会去蹭饭的好去处。而我的书橱里,则陈列着王曙众多
的摄影理论、摄影作品集。我在岗上班时,王曙但凡有摄影盛事或摄影培
训结业典礼,总会叫上我,让我去凑个热闹。在这样的场合,我会不时碰
上爱好摄影的鹿城区老区长王超俊,他常常是王曙的特邀佳宾。我退休时,
王曙送了我他的摄影成名作品 —— 全国摄影大赛金奖《我的手最干净》,
114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