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7 - 《鹿城史志》二O二一·秋冬(总第十六期)
P. 137
联东方大学、中山大学学习军事和政治等,回国后随胡公冕组建红军并担
任职位。但在红十三军失败后,他投靠国民党,后被我 21 军所俘,送交
温州市公安局,1951 年被处死刑。
与金贯真、金省真并称“楠溪三真”的金希真(1901-1929),原名学清,
又名石声,永嘉县枫林镇外垟村人。在温州省立第十师范学校读书期间,
他与“二真”共同接受进步思想。1924 年,金希真考入上海东亚体育专科
学校,毕业后回温州省立第十师范任教。其间,他积极参与“温独支”领
导的革命活动,并由胡识因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金希真与金贯真、
胡识因、金省真等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军事班、炮兵学校学习。两年后回国,
受中共中央指派担任红四军某团参谋长。1929 年 5 月,在福建龙岩的一次
战斗中不幸阵亡。
温州学者胡珠生和徐顺平曾专题研究过“以徐定超和胡公冕为代表的
浙南革命渊源问题”,其中徐顺平先生还在 1965 年 8 月 7 日拜访过胡公冕,
就徐定超与浙南革命群体的关系作了长谈。纵观浙南革命人才的梯队结构,
可以说没有徐定超,就没有胡公冕,没有胡公冕就没有谢文锦,也没有后
来的李得钊、金贯真,他们之间有着紧密的革命思想传承关系。
参考材料:
《浙南红十三军传》 编著 刘定卿
《枫林古镇研究》《徐定超与浙南革命群体》 徐逸龙
《早期革命者音乐教师戴宝椿》 郑全
忆 记
物 人
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