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0 - 《鹿城史志》二O二一·秋冬(总第十六期)
P. 140
刘旦宅(1931 - 2011),别名海云生,温州人。自幼喜好绘画,1941 年,
他曾在温举办“十龄童刘小粟画展”,有“神童”之誉。1951 年到上海,
为私营大中国图画出版社画书籍插图、教学挂图等,亦作连环画。后入上
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任职。历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师范大学美术系主
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理事,上海师
范大学美术学院名誉院长。1979 年 10 月在上海举办个人画展。作品多次
入选国内外大型美术作品展览及在多种专业报刊上发表,并被各地美术馆、
博物馆、艺术馆收藏。
采访期间,我曾向刘先生提出 2 个问题。其一、假如您年轻时没来上
海工作,至今仍在温州奋斗的话,会不会取得如此辉煌成就?他笑着说,
这是不可能的,只有在广阔天地,书画家才能大展身手。其二、你最大的
遗憾是什么?他说,我最大的遗憾就是书读得太少,只有多读经典著作,
创作出来的作品才富有书卷气。在互相交流中,他还向我提及 1981 年其
所绘的《红楼梦十二金钗》邮票,曾获全国邮票最佳奖。他的主要作品还
有《聊斋百图》《曹雪芹生平》《琵琶行》《洛神赋》《长恨歌》《九歌图》
《太白观瀑》《东坡舞月》《虎溪三笑》《换鹅》《春消息》等。创作之
前,他对原著都进行过深入反复之研究。我对刘先生最佩服的地方,除了
天赋与笔墨功夫,他不但虚怀若谷,而且能及时吸收新鲜事物。如挂在他
书房里的一幅花鸟画,其中一只小鸟翅膀的画法,就采取摄影中虚化技巧,
令人有一种振翅欲飞的动感。当然,在沪期间我也曾向刘旦宅先生征求过
其对温州书画名家作品的分析。
艺苑奇观,精英荟萃,风流高士三千客;画坛绚丽,风姿婀娜,窈窕
红楼十二钗。这联是笔者对刘旦宅先生众多精品力作的中肯评价。
我初次见到刘旦宅墨宝,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当时吴思雷老师
和沈惠国(与刘旦宅是两姨夫,仍在龙泉县新闻报道组工作)共同发起,
刘青松、刘天安、刘天文、黄兴龙等相关人员予以鼎力配合,在温州蝉街
的一幢民宅中举办刘旦宅先生在故乡的第二次画展。人物、山水、花鸟、
130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