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6 - 《鹿城史志》二O二一·秋冬(总第十六期)
P. 186

杷满树。中西建筑,错落有致。墙体绘画,述说历史。庭院深深,古韵悠扬。

           族氏家训,昭告众人。现摘录几则,与大家共飨:黄氏家训,“善待家人,
           笑对人生”;徐氏家训,“勤勤恳恳做事,清清白白做人”;金氏家训,“处
           世以谦让为贵,为人以诚信为本”。樟里,不愧为令人称道的文明景观村。

               七都岛,在沐浴春风中华丽嬗变,更愿以稳健步履阔步前行!


               三、走近“砻糠桥”



               今天晨练,走近“砻糠桥”。它扩建在原龙方桥旧址上,是市区双龙
           路横跨南塘河的一条市政观光桥梁。主体工程业已竣工,红色耀眼的拱形

           钢构,托起桥身。两条紧紧依偎主桥左右的辅桥,可拾级而上,可驻足欣
           赏塘河风光与夜间景色。四台观光电梯矗立在主引桥之间,较好地解决了

           无障碍通行的问题,而且可以解决南塘街行人快速到达主桥人行道。站在
           桥下的南塘街望去,拱形支撑酷似泰顺廊桥的叠梁,仿佛传递着古今相融,
           继往开来的时代意涵。

               相传,一位文化人认为“砻糠显得轻飘”,故改名为龙方桥。不过,
           像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仍口口相传“砻糠桥”及其记忆。在温州的历

           史上,流传着不少太守治水的动人故事。史料载,沈枢,浙江德清人,宋
           绍兴十五年(1148)进士,淳熙十二年(1185)知温州。翌年,倾政府财力,
           发动群众整治疏浚温州到瑞安的塘河,修缮东岸石堤,铺设石板,辟为南

           塘驿路,并在河里种植莲藕,南塘因此有“旧时驿路,百里荷花”的美誉。
           这条有温州大运河、母亲河之谓的温瑞水上交通大动脉,便有了“水行御舻,
           陆行蹑踵”的繁荣景象。作为驿路与南塘河的起点,人气渐旺,遂成街肆。

           明末清初,南塘豆腐、油坊、米店等手工作坊与店铺己闻名遐迩。
               南塘街座东面西临塘河,有“门连市井,时闻桨声”一说。大船小船
           靠岸方便,远近百姓运稻谷至这里,碾米加工。然后将大米或贩运远处,

           或设铺销售。而加工脱壳的砻糠,又一担一担挑往豆腐坊等作燃料之用。




           176
           177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