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5 - 《鹿城史志》二O二一·秋冬(总第十六期)
P. 185

岛上居民面对“极其恶劣”的生存环境,开始探索飘洋过海“谋生路”。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七都加速走上“发展路”。1984 年,
                  通自来水;1992 年,通程控电话;1996 年,20 年一遇标准堤塘闭合;1998 年,
                  温州大桥通车。

                      2001 年 8 月,七都在区划调整中,划归鹿城区管辖。时任温州市副市
                  长冯志礼莅临七都察看堤塘时说,随着区划调整,必须加大力度推进七都
                  城市化进程,首先要建设好 50 年一遇的“生命线”。2002 年,50 年一遇

                  的标准堤塘建成。随着七都大桥及北汊桥的相继建成通车,岛内市政道路
                  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特别是脚下堤塘,百年一遇,固若金汤。七都的发
                  展历程昭示着:习惯走老路,很难有出路;立志创新路,通向成功路。不过,

                  凡是路走起来总需要一些力气,但是创新发展之路,不仅需要力气,更需
                  要才气、勇气、正气。

                      吟州村,作为省级 AAA 级景区村,现成为七都岛农家乐、主题民宿集
                  聚区。村容村貌,富有特色。小河静静地流淌,倒影着蓝天白云。树木轻
                  轻地摇曳,散发着浓郁清香。吟州古称任川。据说因王姓始祖王巩罢官归

                  隐于此,吟诗种竹,务农垦荒,繁衍生息。后人为缅怀王巩清明厚德,遂
                  改名为吟洲(州)。我没有考证这位王巩身世,而“罢官”与“吟诗”,

                  让我联想起北宋著名诗人王巩。他以正直的品格和豪气真情,活跃在北宋
                  中后期政坛,为时人所敬重。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东坡因“乌台
                  诗案”被捕,由于王巩与苏交谊甚笃,受牵连被罢。此王巩与彼王巩,到

                  底是一人与否,期待七都同志予以考证。几年前,曾建议七都主要领导,
                  在大建设大发展中,重视地名文化建设。重视地名文化,就是重视我们的
                  历史。如果能把七都历史名人、革命英烈、村落地名,融入现代七都格局

                  之中,将有助于传承历史,更好地留住乡愁。
                      晚餐安排在樟里村 7 号“私享 • 瓯菜”,樟里村口立有一块醒目的宣
                  传牌,“樟里 —— 全国文明村”。于是顺着村间小路,快速走进。小桥

                  流水人家的画卷,随即在眼前展开。青砖路面,整齐洁净。香花绽放,枇



                                                                                     苑 艺
                                                                                   兴 漫
 175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