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7 - 《鹿城史志》二O二一·秋冬(总第十六期)
P. 87
南宋名相周必大与永嘉学人
胡健雄
南宋名相周必大(1126 - 1204),江西庐陵人,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四代老臣,为官四十五年,累官吏部尚书、右丞相、左丞相,封益国公,
有《益国周文忠公全集》两百卷存世。他是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与欧阳修、
杨万里是老乡兼好友。周必大虽在学术思想上倾向于朱熹理学,但与永嘉
学派的“中坚力量”有着很深的个人友谊和渊源,并因此在“庆元党禁”
中被冠以“伪学”和“逆党”领袖,与永嘉学人共沉浮。
一
据清代《宋元学案》说法,永嘉之学源出二脉,一为“永嘉九先生”,
二为汝阴学人袁道洁。
“永嘉九先生”即“元丰九先生”,因北宋元丰年间(1078 - 1085)
永嘉周行己、许景衡、刘安节、刘安上、蒋元中、沈躬行、赵霄、张辉、
戴述等九人去汴京太学学习,研究“伊洛之学”而得名。其中为首者周行
己(1067 - 1125),字恭叔,瑞安人,曾在温州城区谢池坊筑浮沚书院
招生讲学,世称“浮沚先生”,名气很大并影响后世。如南宋“永嘉四灵”
翁卷《题周氏东山堂》诗中第一句就是“城隅古谢村,博士草堂存”;福
越 瓯
文 人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