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8 - 《鹿城史志》二O二一·秋冬(总第十六期)
P. 88

建古田前洋村建于清初的余家大厝,柱子上有一幅对联:家无别况唐诗晋

           字汉朝文;室有余香宝桂谢兰周氏草。其中“周氏草”,指的就是周行
           己建于谢池积谷山的博士草堂,亦称“东山堂”。
               周行己与周必大虽在人世间没有交集,但冥冥中却大有关联。周行己

           晚年应太学旧友、郓州知府王靓之聘入幕府,后病逝于山东郓州。王靓不
           但出钱出力为之料理后事,还奏请朝廷将周行己遗体运回老家安葬,并派
           人护其灵柩回瑞安湖岭,“贤愚俯仰一抔土,伊洛渊源百世师”(清林青

           云《谒周恭叔墓》)。周行己去世的第二年,王靓的外孙出生,名为周必大。
               永嘉之学的另一脉则为程颐弟子、汝阴人袁道洁所传。永嘉学派重要
           人物薛季宣(1134 - 1173)即师从袁道洁。

               薛季宣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十七岁时,在岳父处读书,随袁溉(字
           道洁)学,并得其所学,通礼、乐、兵、农。绍兴三十年(1160),他以

           二伯父昌年恩荫鄂州武昌知县,后迁官大理寺主簿。
               薛季宣将所学传之陈傅良,再由从学陈傅良四十年的叶适,开流纳泉
           集大成,倾力薛、陈之事功,吸收二程之心性,令永嘉之学发扬光大、独

           具特色,从而与朱熹理学、陆九渊心学鼎足而立。


                                            二



               周必大对“永嘉之学”集大成者叶适,是有知遇之恩的。淳熙四年

          (1177),周必大以自己门客的身份,保荐叶适通过两浙东路转运司(漕司)
           的“发解”考试。次年叶适得以参加“高考”并高中进士第二名,历仕三朝,
           累官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

               对此,时任右丞相的周必大,在淳熙六年(1179)给友人的信中道:“前
           年秋,偶见温州叶适者文笔高妙,即以门客牒漕司。适会有石司户识见颇高,
           遂置前列,省试幸在行间,廷试遂居榜眼……然叶行年三十,在乡曲木尝

           发荐,以此知遗才甚多。”




           78
           79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