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 - 《鹿城史志》二O二二·春夏(总第十七期)
P. 11

立足“瓯江诗路文化带”建设,

                  构建“鹿城中心诗群”的历史地位与社会认同感


                  王剑峰 沈洪保 孙任翔















                       【摘要】 鹿城城区区域,自东晋建郡(323)至于唐宋元明清和民国以来,

                  一直是当时永嘉县、温州府的政治和文化中心。1984 年鹿城建区以来,一
                  直传承和弘扬温州文风诗风。本文立足“瓯江诗路文化带”建设,勾勒并
                  阐述谢灵运、孟浩然、张又新,杨蟠、叶适和“永嘉四灵”,以及白鹿诗群、

                  瓯社(慎社)与南社的诗人们留给鹿城的大量精美和颇具地方特色代表性
                  诗词作品。由此,梳理、总结和构建中国山水田园诗歌系统赋予鹿城区域“中
                  心诗群”的文学地理历史地位,以不断推动、促进和建设“鹿城中心诗群”

                  的社会认同感、学术特征和诗韵文旅产业的时代使命。
                       【关键词】瓯江诗路;温州,鹿城中心诗群;历史地位与社会认同感



                       2017 年,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启动建设大
                  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并将其作为现代化浙江建设的主战场和大平

                  台。2018 年 6 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印发《浙江省大花园建设行动计划》,
                  提出“以水系(古道)为纽带,建设大运河诗路、钱塘江诗路、浙东唐诗
                  之路和瓯江山水诗路‘四条诗路’文化带,打造全省大花园建设的标志性

                  工程。”2019 年 10 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印发《浙江省诗路文化带发展规划》,
                  对“四条诗路”的战略定位、空间形态、主要任务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四


                                                                                     特
                                                                                     稿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