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 - 《鹿城史志》二O二二·春夏(总第十七期)
P. 13

们的无比向往。自唐五代以来,循着谢灵运的诗踪,温州山水的入诗,逐

                  渐形成了由从外来诗人的参与,到本土诗人的崛起,再到群体性和平民化
                  发展的诗歌历史脉络。据不完全统计,温州瓯江沿线自两晋至清朝的诗歌
                  共计 6300 多首,分别是唐诗 46 首、宋诗 439 首、元曲 13 首、元明清诗 5

                  800 多首以及唐代以前古诗 25 首(还不包括词作)。这些诗人以灵慧之眼、
                  颖悟之心创造了一片风景和一片心境的诗词美学境界,缔造了瓯江山水诗
                  路文化带独特的风采和神韵。无疑,鹿城是中国山水诗的最主要发祥地。

                  瓯江山水诗路是自然和历史留给温州(鹿城)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是温
                  州(鹿城)人民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动力之源。
                       1. 认清温州地区的政治文化中心就在如今的鹿城区域

                       温州地处东南沿海,面向大海,背靠大山,相对地说在历史上是个闭
                  塞落后的地方,在秦汉、三国、西晋还没有建郡。直到东晋明帝太宁元年

                  (公元 32 年),析临海郡温峤岭以南地置永嘉郡。这是永嘉建郡之始。
                  永嘉两字的寓意是“水长而美”。当时辖有永宁、安固、横阳、松阳四个
                  县。建郡城于瓯江南岸,有郭璞卜城、白鹿衔花传说。文学家孙绰、丘迟,

                  大诗人谢灵运、颜延之,史学家裴松之等都担任过永嘉太守。此时的永嘉
                  是“古代的大永嘉”,其地域包括现在的温州地区以及现在丽水的部分地

                  区。人们说谢灵运爱好永嘉山水奇丽,恣意遨游,足迹遍及永嘉,这个永
                  嘉就是指古代的大永嘉,即永嘉郡,不是指现在瓯北区域的永嘉县。建郡
                  城于瓯江南岸,就是如今的鹿城区域,“古代的大永嘉”政治文化中心就

                  是今天的鹿城区。谢灵运游过永嘉郡的鹿城、乐清、瑞安、平阳、玉环、
                  青田以及今永嘉等地,都留有诗作,今学界确认谢灵运在当时永嘉郡地区
                  留下 21 首诗作,其中的《登池上楼》《登江中孤屿》《晚出西谢堂》《登

                  上戍石鼓山》等就是写鹿城境内山水及其风光的。至隋文帝开皇九年(公
                  元五八九年),废永嘉、临海两郡,置处州(今丽水),州治在括苍(今
                  丽水市),将永宁、安固、横阳、乐成合并,称永嘉县,永嘉作为县名开

                  始于此。县城在原郡城(即今鹿城)。这个永嘉县相当于后来的“温州地区”。


                                                                                     特
                                                                                     稿
 03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