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3 - 《鹿城史志》二O二二·秋冬(总第十八期)
P. 113

三次前往周感所住的客栈拜访。周感却因为“倚攀附和”的嫌疑,不考就

                  直接回老家去了,《沙村周氏宗谱》载云:“裂卷不试,拂衣归矣。”
                      归乡后,周感撰写《再上张罗峰书》,条陈乡里,却不料因病而英年早逝。
                  此前,曾撰写《上张罗峰书》,以张璁奏请修筑沙城(按:古瓯江口南岸海堤)

                  “禹功既成”“敬为先生贺”。桑梓事功,溢于天鉴,留诗《秋月吟》云:
                  “海水浮盈盈,海月悬空明。有人秋夜行,独怀无限情。”
                      时人感叹,说周感有范仲淹“先忧后乐”的抱负,老天爷却不给人寿,

                  实是可惜!今天看来,应该属于体质羸弱,加之性情多感,往往思虑过竭,
                  伤时害世所致。遗有诗句:“芭蕉摆月光不定,蟋蟀饮露声愈凉”,虽说
                  不怎么听闻,似也可以窥探,周感不太擅识时趣,孤拔居僻而致世人冷落。

                  后来,浙江提学副使万潮,感念伤悼周感的文章与德行,特意嘱咐温州知
                  府丁瓒,购买大罗山天柱丘地,用文士礼归葬。



                      姜准拒修郡志写琐谈



                      世上本无古今事,大抵倒也听过有“古朴率真”的说法。其中某些矢
                  志不渝地坚持自己、意欲抵挡江河日下的流俗时潮,往往无异于螳臂当车;

                  甚至被玲珑圆滑的世人哂笑,或是迂腐,或是无用。自从有朝代以来,概
                  莫能外。鹿城姜艮峰,在当时,大概就是属于此类不识时趣的怪人。
                      南宋绍定年间,自先祖从福建长溪赤岸(今福建中北部),迁徙至永

                  嘉县,到明嘉靖万历时,姜氏在此已繁衍了七世。姜准,字平仲。或者,
                  按照先天九宫八卦图的演算,其居所位于郡治九斗城华盖峰下,落在西北
                  “艮”的方位,取卦象——“高山重立,渊深稳重,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而号“艮峰”;当时人多有称他为“艮峰先生”。
                      姜准自幼聪颖过人,读书常过目能诵,“未冠,为诸生试恒隽”。只
                  是偏好阅读旧牍杂籍,尤其痴于对温州瓯海本郡掌故的探究。当时,朝廷

                  应试大考的标准是八股策论,而掌故这一类杂乱闲书,作为生员举子参加



                                                                                     城 古
                                                                                   珍 寻
 105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