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69 - 《鹿城区志》
P. 469

卷十四 旅  游       . 361 .







                       卷十四





                                                       ੪ḤḤḤႳ





                  鹿城区是颇具影响的历史名城和旅游城市,素有“东瓯名镇”之称和“江城如画”之誉。濒临东海,属
              瓯江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河渠纵横,土地肥沃,物产丰盛。全区系亚热带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交通运输便利,海路运输直达全国各港口,公路运输处于浙南通向闽北和浙北的必经之道,金温铁路已列入
              全国铁路网,国家计划内的沿海高等级公路穿境而过,空中通道已开通 60 多条航线,可直达香港、澳门等地。
                  鹿城旅游业起步于 20 世纪 60 年代初期。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获得长足进步。1984 年,温州被国务院
              列入沿海对外开放城市后,游人剧增。鹿城充分利用作为温州市旅游集散中心的地域特色和齐全的配套功能,
              逐步开发建设江心屿风景旅游区、七都岛旅游度假区,加快西郊森林公园、临江西洲岛、双潮西龙溪、藤桥
              岩雅山等风景区的开发,加强市区风景山和公园及江滨路沿线绿化景观的建设,推进旅游产业发展。2002 年
              2 月 28 日,温州市被国家旅游局正式授予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
                  鹿城是温州乃至浙南闽北地区的商业购物中心,商贸市场种类繁多,既有工业品市场,又有生产资料类
              市场。时代广场和开太百货汇集了上百个中、高档服装品牌。五马街号称温州的“南京路”。另外,“吃在
              温州”的美誉,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就已驰名海内外。餐饮业是鹿城的一大支柱产业,网点分布达 3000 多家。
              至 2003 年底,境内有合资、股份制、国营旅馆业单位 74 家,另有个体、私营旅店 248 家,有国际、国内旅
              行社 40 多家。
                  2003 年,虽受“非典”影响,全区仍接待海内外旅游者 181.1 万人次,其中江心屿 61.98 万人次,动物





                                                 ֻ၂ᅣᅣ੪Ⴓࣟ౵



                                                  第一节章江心屿景区




                  江心屿景区位于鹿城区北面的瓯江之中,占                           孤屿。唐朝以来,屿上逐渐建成梵宇和浮屠。咸通
              地 71.37 公顷,是中国四大名胜孤屿之一,素有“瓯                       七年(866),于西山东麓建净信禅院。宋开宝二
              江蓬莱”之称。岛上遍布殿堂亭榭,甚富古迹,                             年(969),又于东山西麓建普寂禅院,并先后建
              且树木苍翠蓊郁,山绕水环,水光山色妩媚竞秀。                            西塔、东塔。南宋建炎四年(1130),宋高宗赵构
              古有“春城烟雨、海淀朝霞、瓯江月色、罗浮雪影、                           为避金兵南下,曾驻跸普寂禅院。绍兴七年(1137),
              孟楼潮韵、翠微残照、远浦归帆、沙汀渔火、塔                             僧青了率众填塞中川,两屿遂连接为一。填塞处,
              院筠风、海眼泉香”十景。千百年来,历代文人                             建中川寺,通称江心寺。未久,高宗赐名为龙翔兴
              墨客贤士留有叹咏江心屿著名诗章近 800 篇。谢                          庆禅寺,奉为“宗室道场”。其后,外国僧侣也慕
              灵运、孟浩然、陆游、文天祥等都曾留迹江心屿。                            名来参禅膜拜,至明清两代,仍络绎不绝。
                  江心屿古时为两个小岛,中贯川流,川中有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立江心屿管理委员
   464   465   466   467   468   469   470   471   472   473   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