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47 - 《鹿城区志》
P. 947
. 828 . 温州市鹿城区志 卷四十七 教 育 . 829 .
贯彻国务院“农科教结合”的精神,推进“燎原计划” 技术培训,5483 人参加各类文化和生活知识学习。
在全区实施。仰义乡被浙江省教委确认为“燎原计 2003 年,全区有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9 所。
划示范乡”。同年,全区非文盲率达到 95% 左右, 农村青壮年非文盲率达到 99.72%,农村劳动力实用
第三节章学校选介
186 名学员就读文化提高班,4527 人参加各种实用
໑ᇜ൧ٹຓݓეြჅ࿐ḤḤ 西等多个语种,36 个班,学生 2500 余人。
校址在环城东路,是全市办学规模较大、开设
第二节章成人中等教育
语种较多的一所社会力量举办的外国语业余学校。 ฬూᆓӮದ໓߄ඌ࿐ḤḤ
原为广化街道勤奋居委会在 1978 年创办的勤奋业 1985 年创办。初名藤桥镇工农业余学校,1990
民国时期,成人中等教育机构主要是私人举办 展职工文化和技术补课。对象是 1968 年~ 1980 年 余夜校外语部,1984 年改名温州市勤奋外国语业余 年改名藤桥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2003 年上半年,
的文化补习学社和补习班。民国 30 年(1941), 的初、高中毕业职工。 学校。2001 年,成为温州首家“全国公共英语等级 设各类短期教育培训班26个,学员1383人。1994年,
境内先后有海坛、景贤等私人学社 10 多所,还有 1983 年,温州市各类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开始建 考试培训站”。 2002 年,被评为浙江省优秀民办 获“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先进单位”称号,1997年,
几所英语补习班,进行初中程度文化教育。 立。当年创办的有市建筑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和职工 学校。2003 年上半年,开设英、法、日、德、意、 被命名为浙江省一级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1951 年,温州专署创办工农干部文化补习学 中等卫生学校。1984 年、1985 年、1986 年分别创
校,首期招收工农干部脱产学员 160 人。1952 年, 办市粮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市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温州市职工业余中学创办,第一期招收学员 280 人。 农业银行温州职工中等专业学校。1988 年,创办市
1953 年,温州市机关职工业余中学创办。1956 年, 财税中等专业学校。 ֻᅣᅣห൹࢝ტ
市职工业余中学和市机关职工业余中学开办高中 1984 年 6 月,开始实行温州市区职工高中毕
班,约 250 名职工、干部入学。1958 年底,有业余 (结)业统一考试。考试合格者,由市教育局发给
第一节章发展概况
初中 127 所,学员 12454 人;业余高中 22 所,学 高中毕业证书,承认其学历。1986 年下半年,温州
员 1553 人。 市中专自学考试开始。
1959 年,业余初中学制 4 年左右,课程设语 1984 年,鹿城区建立工农业余教育办公室,区 境内特殊教育学校分聋哑、弱智两类。 先进单位。1984 年,归属鹿城区教育局管理。1988
文、代数、几何、物理、化学 5 科,教学 954 课时 教育局设立成人教育科。1985 年,鹿城区 13 所职 民国 36 年(1947),私立温州聋哑学校创办, 年市、区教委联合拨款拆建一幢综合大楼。2002 年
~ 1134 课时;业余高中学制 3 至 4 年,课程设语文、 工业余学校招收高中班 116 个,学员 4818 人科; 借用民房为校舍,设备简陋,学生 12 人,教师 3 人。 9 月,因旧城改造需要,学校迁至华盖里 94 号。
代数、几何、三角、物理、化学与专业课 7 科,教 初中班 82 个,学员 3572 人科。1986 年,全区职工 1952 年 10 月,改为温州市立聋哑学校,并迁至周 1990 年 9 月,鹿城区创办第一所培智学校,专
学 1680 课时。 高中班增至 288 个,学员 10696 人科;初中班 122 个, 宅祠巷。省文教厅拨款在木杓巷购买一幢民房作校 门招收低能弱智儿童入学。校址设在扬名坊儿童福
1962 年,各类农民业余学校普遍增设农业技术、 学员 4874 人科。 址,学生增至 57 人,设 6 个班,教师 7 人。1975 利院内,由区民政局管理。
电工等业务技术课,部分职工业余学校也增设实用 1985 年,鹿城区职工技术培训中心成立。全区 年,归属温州市教育局管理。1980 年,省、市教育 1991 年 9 月,新码道小学开始举办弱智班,招
技术业务课或开办技术业务班。“文化大革命”期间, 开始进行职工文化、技术补课,1986 年,验收合格。 局共同拨款将民房拆建为一幢四层的教学楼,安排 收弱智儿童 11 名,后逐步向弱智学校转制。1996 年,
业余中学普遍停办。1977 年底,城区街道的职工业 1988 年,开展干部岗位培训,受训干部达 1123 人。 16 个教室。1983 年,学校被评为浙江省“扶育助聋” 改名新码道学校,专门招收温州地区的弱智儿童入
余学校恢复开办。1978 年,恢复的市职工业余学校 这年,部门、街道、社会团体以及私人等办学,开
设有初中班和高中班。1979 年以后,市二轻局、商 设财经、外语、服装、建筑、师训、医药等 20 多
业局、交通局、建筑公司等 9 个单位都创办职工业 个专业,学员达到 18000 人。 第二节章学校简介
余学校。市民革、民盟、农工民主党等民主党派亦 1989 年,贯彻落实《国家教委关于改革和发展
于 1981 年前后创办各类业余学校。 成人教育的决定》,全年培训 6729 人。
1980 年,温州市会计专修学校创办,1984 年 ~ 1991 年,创办鹿城区职业技术学校,根据农村 ໑ᇜ൧࿐ḤḤḤ
1986 年,面向全国开展会计函授教育。1981 年, 经济发展的需要,开设财经和化工专业,招收职业 前身是私立温州聋哑学校,1952 年改为温州市
市求知业余学校创办,1982 年,开设应用文、会计、 高中班 2 个,94 人。 立聋哑学校。“文化大革命”期间,曾改称温州市
英语、国画书法、机械制图等学科,是全市学员最 1995 年,鹿城区成人教育培训中心创办,开设 聋哑工读学校、温州市六二六学校,1976 年改今名。
多的一所业余学校。1984 年,中华文书秘书业余职 成人中专和职业高中各 2 个班,并对全区机关和企 该校是浙南地区创办最早的一所对听力残疾儿童实
业学校开办,1988 年停办。 事业单位干部、职工进行计算机培训。1996 年全区 行九年义务教育的学校。浙江省教委、残联、民政
1982 年,建立温州市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开 厅于 1995 年授予“浙江省特殊教育先进学校”称号。
聋哑学生舞蹈演出 区教育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