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7 - 洞头县志(1991-2005)
P. 127

第二编 自然环境
                                                                                                   第一章   地 质







                                                第一章                地        质





                                                第一节区域地质




                                                                  8.21% 。 围岩为晚侏罗世高坞组火山碎屑岩和

                      一 、 地层                                      次火山岩 。 大门岛岩体被后期钾长花岗岩包围 。

                                                                       花岗斑岩分布于状元岙岛 , 出露面积约 4 平
                       洞头诸岛出露的地层有上侏罗统高坞组 、 西 方公里 。 岩石为肉红色 , 斑状结构 , 基质具显微
                  山头组和九里坪组 。                                      花岗结构 , 斑晶主要为钾长石 , 少量石英 , 含量
                       高坞组主要分布于洞头岛 、 大门岛 、 霓屿岛 5% — 10% , 围岩为钾长花岗岩 , 接触带被近直立

                  及半屏岛 , 面积约 24 平方公里 , 岩性为深灰色流 的流纹斑岩脉充填 。
                  纹质晶屑玻屑熔结凝灰岩 , 下部见一层凝灰质                               钾长花岗岩分布于大门岛 、 小门岛 、 洞头岛 、
                  砂岩 。                                            霓屿岛和状元岙岛 , 面积约 25 平方公里 。 岩石为
                       西山头组分布于洞头岛北东角 、 大门岛 、 霓 肉红色 , 主要为中细粒花岗结构 , 局部见边缘相细

                  屿岛 、 鹿西岛和大三盘岛 , 岩性为浅灰色纹质角 粒花岗结构 。 矿物成分为钾长石 、 石英和斜长石 。
                  砾含晶屑玻屑熔结凝灰岩夹凝灰质砂岩 、 粉砂 岩石化学成分 : SiO73.58% , AlO13.63% , 全碱
                                                                                   2
                                                                                              23
                  岩 , 底部为一层不稳定的凝灰质砂岩 、 粉砂岩 。 8.52% 。 围岩为晚侏罗世火山碎屑岩 , 围岩硅化 、
                       九里坪组分布于鹿西岛中部 , 面积约 2.5 平 角岩化 。
                  方公里 , 不整合于西山头组之上 , 岩性单一 , 为流
                  纹岩 , 局部含斑晶 , 流纹致密 , 产状平缓 。
                                                                      三 、 次火山岩



                      二 、 侵入岩                                          县内出露的潜火山岩主要为霏细斑岩 , 分布
                                                                  于洞头岛西部及大三盘岛中部 , 出露面积约 3.5 平
                       县内出露的侵入岩有 : 石英正长斑岩 、 花岗 方公里 。 岩石为浅肉红色 , 斑状结构 , 基质霏细结

                  斑岩 、 钾长花岗岩及二长花岗斑岩 。                             构 , 边缘可见流纹构造 。 围岩为上侏罗统高坞组火
                       石英正长斑岩位于半屏岛西部 , 面积约 0.7 山碎屑岩 , 岩体边部见有围岩捕虏体 。
                  平方公里 。 岩石为肉红色 , 斑状结构 , 基质具显
                  微花岗结构 , 斑晶以正长石为主 , 含量 15% —                         四 、 脉岩
                  20% , 围岩为高坞组熔结凝灰岩 , 围岩角岩化 。
                       二长花岗斑岩分布于洞头岛和大门岛 , 出露                           县内岛屿出露的脉岩以酸性为主 , 少量中基

                  面积约 7.2 平方公里 。 岩石为肉红色 , 斑状结 性 , 岩性主要有 : 流纹 ( 斑 ) 岩 、 霏细斑岩 、 花岗斑岩 、
                  构 , 矿物成分主要为钾长石 、 斜长石 、 石英 。 岩石 安山岩等 。 均呈北东和北东东向展布 , 长度一般为
                  化学成分 : SiO71.33% , AlO14.29% , 全碱 几百米 , 流纹斑岩脉出露长度个别达 5 公里 , 宽十
                                 2
                                             23
                                                                1
                                                              4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