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5 - 洞头县志(1991-2005)
P. 135

第二编 自然环境
                                                                                                   第二章   地 貌

                  96.8 米 。 现已架桥梁与状元岙岛 、 大三盘岛连通 。 岙岛 。 岛呈凹字形 , 长约 1.06 公里 , 平均宽约
                      【 霓屿岛 】   ( 岛号 2708 ) 乡政府驻地岛 。 在大 0.35 公里 , 面积约 0.37 平方公里 ; 岸线长 3.96 公
                  门岛的南面 、 状元岙岛的西面 , 东南距县城北岙镇 里 。 以东部观潮山最高 , 海拔 104.2 米 。
                  11 公里 。 其中心坐标为北纬 27°51′41″ , 东经 121°                【 南策岛 】   ( 岛号 2793 ) 村级驻地岛 。 在洞头
                  02′31″ 。 光绪六年 ( 1880 )《 玉环厅志 》 记为倪岙 , 光 岛的南面 , 北距县城北岙镇 8.80 公里 。 其中心坐
                  绪八年 ( 1882 )《 永嘉县志 》 则称霓岙山 。 东西长 标为北纬 27°45′55″ , 东经 121°07′55″ 。 因位于洞头

                  7.32 公里 , 南北宽 1.58 公里 , 面积约 10.43 平方公 列岛南部前沿 , 昔日常有海贼出没 , 故以 “ 南贼 ” 的
                  里 ; 其周围有大片滩涂 , 面积约 14.288 平方公里 。 方言谐音 “ 南策 ” 为名 。 南北长 1.40 公里 , 东西宽
                  岸线长 30.18 公里 。 以中部山尖山为最高 , 海拔 0.78 公里 , 面积约 1.05 平方公里 ; 岸线长 5.43 公
                  331.6 米 , 山脉向四周延伸 , 从而把全岛分成南 、 北 里 。 岛上有鸡公尖山 , 海拔 183.6 米 。

                  两部 。 现已架桥梁 、 筑海堤与状元岙岛和温州市龙                          【 大瞿岛 】   ( 岛号 2787 ) 村级驻地岛 。 在洞头
                  湾区灵昆岛连通 。                                       岛的西南面 , 东北距县城北岙镇 9 公里 ; 隔黑牛湾
                      【 大三盘岛 】   ( 岛号 2702 ) 村级驻地岛 。 在花 水道 , 踞南策岛的西北方 。 其中心坐标为北纬
                  岗岛的东南面 , 南距县城北岙镇 3.50 公里 。 其中 27°47′06″ , 东经 121°05′16″ 。 岛上早期居民多因生
                  心坐标为北纬 27°52′09″ , 东经 121°09′50″ 。 光绪六 活贫困而从大陆渡海迁居来 , 故称渡居 。“ 大瞿 ” 为

                  年 ( 1880 )《 玉环厅志 》 载 :“ 三盘山在黄大岙南 …… “ 渡居 ” 谐音 。 南北长 2.35 公里 , 东西宽 0.98 公
                  中隔一江 , 列小山三座 , 形似盆盂 , 故名三盘 。” 后为 里 , 面积约 2.33 平方公里 ; 岸线长 7.93 公里 。 以
                  区别于洞头岛上的小三盘村 , 改称今名 。 长约 东部顶台山为最高 , 海拔 239.20 米 。 有滩地 0.565
                  3.30 公里 , 宽约 0.49 公里 , 面积约 1.68 平方公里 ; 平方公里 。
                  多为低丘 , 平地极少 ; 岸线长 12.93 公里 。 以中部                    【 半屏岛 】   ( 岛号 2773 ) 古名 “ 喜儿头 ”, 别名

                  的烟墩山为最高 , 海拔 89.20 米 。 现已架桥梁与洞 半面山 。 村级驻地岛 。 在洞头岛的南侧 、 南策岛的
                  头岛 、 花岗岛连接 。                                    北面 、 大瞿岛的东面 , 北距县城北岙镇 4 公里 。 与
                      【 屿仔 】   ( 岛号 2711 ) 村以下驻人岛 。 在大三 洞头岛的最近处岸距仅 250 米左右 , 现已建桥梁与
                  盘岛的南面 、 洞头岛的北侧 , 紧挨洞头岛 , 相距仅 洞头岛连通 。 其中心坐标为北纬 27°48′01″ , 东经
                  80 多米 , 退潮可通行人 ; 现已建一桥与洞头岛沟 121°17′54″ 。 因该岛既如洞头港的屏风 , 其东部又

                  通 , 涨潮无阻 。 西南距县城北岙镇 2.75 公里 。 其 为断崖峭壁 , 整座岛犹如刀削斧劈的半面山 , 故别
                  中心坐标为北纬 27°51′34″ , 东经 121°09′50″ 。 屿仔 名半面山 。 岛名 “ 半屏 ”, 为兼取谐音与形势义而
                  为当地方言音译 , 意即小屿 , 亦称仔屿 。 略呈长方 得 。 长约 4 公里 , 西南部最宽处 1.35 公里 , 东北宽
                  形 , 长约 0.40 公里 , 宽约 0.20 公里 , 面积约 0.084 仅 200 米 , 平均宽约 0.58 公里 , 面积约 2.445 平方

                  平方公里 ; 岸线长约 1.42 公里 。 地势东北高 、 西南 公里 , 岛西北另有滩涂面积约 2.05 平方公里 , 岸线
                  低 , 最高点海拔 47.8 米 。                              长 14 公里 。 地势西南高 、 东北低 , 最高为烟唇平顶
                      【 胜利岙岛 】   ( 岛号 2704 ) 村以下驻人岛 。 在 山 , 海拔 146.4 米 。
                  大三盘岛的东南面 、 洞头岛的东北端 , 紧挨洞头岛 ,
                  岸距约 10 余米 , 退潮可通行人 ; 现已建一桥与洞头                       二 、 无人岛

                  岛连通 , 涨潮无阻 。 西南距县城北岙镇 4.20 公里 。
                  其中心坐标为北纬 27°51′55″ , 东经 121°11′10″ 。 原               洞头县有无常人居住的岛屿 172 个 。 列表反
                  名棺材岙 , 1952 年 1 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最后攻克 映如下 ( 表 2 — 1 )。
                  此岛时 , 经过激烈战斗 , 才取得胜利 , 故更名为胜利


                                                              4
                                                                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