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1 - 洞头县志(1991-2005)
P. 311
第六编 民政 劳动 人事 工资 社保
第一章 民 政
第一章 民 政
第一节扶贫救灾救济
这项工作也一直坚持下来 。
2003 年 , 霓屿乡开展了党员与贫困户挂钩结
一 、 扶贫 对帮扶活动 。 此后 , 此项经验在全县推广 。
洞头县于 1983 年始开展扶贫工作 。 1985 年 2004 年 , 县政府为贫困学生发放免费上学
5 月 , 成立了洞头县扶优扶贫领导小组 。 通过思 “ 教育券 ”; 并建立了特困生救助基金 。
想扶志 、 经济支持 , 使贫困户摆脱贫困并有扩大 2005 年 , 确定全县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及重
再生产能力 。 1991 年以来 , 扶贫工作力度加大 , 点局 ( 单位 ) 与 22 个经济薄弱村进行挂钩扶贫 ;
范围拓宽 、 方法创新 , 收效更为明显 。 落实全县中层以上领导干部与 349 名贫困学生
1991 年 , 在全县机关 、 企事业单位职工中开 进行挂钩扶贫 ; 确定 116 户有劳动能力且有致富
展为贫困地区捐献 1 天工资活动 , 用于扶贫 。 愿望的低保户 、 贫困户由机关部门单位挂钩 , 为
1992 年 , 扶贫工作抓以点带面 , 县政府确定 其提供信息 、 技术资金的支持 , 帮助确定发展
双朴乡的白迭村 、 北沙乡的柴岙村 、 元觉乡的沙 项目 。
岗村和深门村为扶贫重点村 , 并落实县财政局 、
县水产局 、 县农行 、 县工商局进行挂钩扶贫 。 二 、 救灾救济
1993 年 , 在上年基础上扩大局村挂钩扶贫 ,
县政府又安排 6 个局级单位与贫困村挂钩 。 此 洞头县为海岛县 , 一方面容易遭受台风和干
后 , 这项工作一直坚持下来 , 只是挂钩的局村分 旱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 另一方面渔业是洞头传统
别有所调整 。 是年还启动周期短 、 投资少 、 效益 基础产业 , 风险性较大 , 易发生事故灾害 。 因此 ,
较好的项目进行扶贫 。 党和政府一直关心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 及时进
1997 年 , 开展了百户结对扶贫活动 , 组织全 行救灾救济 , 帮助群众渡过难关 , 恢复生产 。
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 11 个乡镇与 101 家贫困户 1991 年 , 洞头县遭受历史上罕见的旱灾 , 农
挂钩结对扶贫 。 作物受灾面积 1.363 万亩 , 受灾人口达 8 万以上 。
1998 年 , 在上年基础上 , 坚持 “ 帮扶不松 、 力 是年 , 海损事故又较频繁 , 发生沉船 7 艘 , 造成 22
度不减 、 决心不变 、 扶上马再送一程 ” 的原则 、 方 人死亡等 。 为此 , 县政府及时下拨救灾救济款和
针 , 在继续实行局村挂钩扶贫的同时 , 全县 174 物资 ; 并将温州市红十字会拨交本县的台湾捐赠
名副乡 ( 科 ) 级以上领导干部开展 “ 一帮一 ” 扶贫 的 10 吨大米用于救济受灾户 。 同年 , 因我国其
结对活动 。 此后 , 这项工作一直坚持下来 。 他地区遭受严重的洪涝灾害 , 本县干部职工捐款
1999 年 , 开展了教育扶贫活动 , 组织全县机 4 万余元帮助之 。
关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帮助贫困学生上学 。 此后 , 1992 年 , 洞头县连续遭受 2 次台风袭击和影
2
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