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66 - 洞头县志(1991-2005)
P. 566
洞头 县志 第一编 建制区划
DONGTOU XIANZHI 第一章 建制沿革
第二章 财政 税收
第一节财政体制
1998 — 1999 年 , 对乡镇实行 “ 两保一挂 ” 的财
一 、 县级财政管理体制 政政策 , 即确保乡镇财政当年收支平衡 , 不出现
赤字 ; 确保县下达各乡镇财政收入任务的完成 ;
自 1985 年始至 1993 年 , 省对洞头县实行 “ 划 当年乡镇财政预算内外收支出现赤字与分成数
分税种 、 核定收支 、 分级包干 ” 的财政体制 , 1993 实行挂钩 。 这一政策对进一步规范乡镇的管理
年全县财政收入 2969 万元 , 比 1984 年增长 7 倍 , 体制 、 积极培养财源 、 狠抓收入 、 严格控制支出 、
但县财政仍收不抵支 , 省财政共核定定额补助资 加强财政监督 , 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
金 2037.4 万元 。 2000 — 2001 年 , 按照 “ 划分税种 、 收支挂钩 、
1994 年开始实施分税制财政体制 , 洞头县由 超收分成 、 短收减支 ” 的管理方式 , 将乡镇财政管
原来的财政补助县变成财政上缴县 , 县财政更加 理体制调整为 “ 两保三挂 ” 的财政政策 , 即保证乡
困难 。 从 1994 年起 , 上缴中央财政年均增 镇财政当年收支平衡 , 不能出现赤字 ; 保证县下
长 17.6% 。 达各乡镇地方财政固定收入任务完成 ; 当年乡镇
1996 — 2005 年 , 省财政对洞头县实行 “ 两保 财政预算内外收支出现赤字与分成数实行挂钩 ;
两挂 ” 的财政政策 , 即保证中央财政收入任务的 当年乡镇工商税收收入任务完成情况与分成数
完成 , 保证当年财政预算不打赤字 , 与省定额补 实行挂钩 ; 当年乡镇财政固定收入指标数与支出
助挂钩奖励 , 与地方财政收入增长数挂钩奖励 。 指标数实行挂钩 。
这既给洞头县的财政增加了实力 , 也增添了 2002 — 2005 年 , 对乡镇按照 “ 核定基数 、 增量
活力 。 分成 、 超支不补 、 结余留用 、 一定三年 ” 的管理模
式 , 实行 “ 两保两挂一联 ” 的财政政策 , 即保证县
二 、 乡镇财政管理体制 下达各乡镇的税收收入任务分成 , 保证乡镇财政
当年收支平衡 , 不能出现赤字 ; 乡镇税收收入任
1986 年始建立乡镇财政 。 1986 — 1997 年 , 务完成与分成数挂钩 , 乡镇财政当年收支平衡与
县财政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 , 对乡镇实 分成数挂钩 ; 将本届政府消化赤字 、 债务 、 回收债
行 “ 定收定支 、 收支挂钩 、 比例分成 、 短收减支 、 超 权 、 乡镇超收与乡镇领导财政组成员奖励相联
支不补 、 结余留用 、 一年一定 ” 的财政体制 , 极大 系 , 充分调动了乡镇发展经济 、 调整结构 、 增收节
地调动了乡镇财政组织收入的积极性 , 有力地保 支的积极性 。
证了全县收入任务的完成 。
4
0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