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64 - 光绪开化县志(点校本)
P. 564

- 564 -  光绪《开化县志》


            送吾中书廷介南归                                           福建黄河清
                 吾子将归于盘溪之浒,先期告于莲峰子曰:“我其归哉,我之貌
            也痀,其行也迂。欲强而张之粥粥,自放而驰之于于,盖山泽之癯
            而朝绶不可以纡也,我其归哉!”莲峰子曰:“子归其宜。世有巧于
            内而拙于外者,亦有智于外而暗于内者。拙于外必简事而忤人,而

            其巧遽不能以自见;智于外必徇人而喜事,而其暗适用以自罔。子
            诚拙于外者,子归其宜哉。且尔先君子文山翁之拙,犹夫子也。当
            时有知之者而不足以胜不知者之哄也,卒怀其巧以归于家。家之子
            若孙薰之,乡之人又薰之,而至于今天下人始尽知之,而公论定矣。
            故夫事内者不足以信,俗人而足以信;君子不足以伸一时,而足以
            伸后世事,外者反是。子归其宜哉!予外拙类子,而内拙又乘之,
            方欲攻其内而未能也。予亦将归矣,先书以快子之行。”

            送耕读先生起复                                             明江秉心

                 闻人才盛衰系气运。顾气运之隆,所以致人才之盛,又在大一
            统之日也。圣朝诞膺天命,抚有万方,文明之运启人才,轶古昔,
            而吾衢尤盛。若耕读先生者,姓戴,字彦则,世居华川,常慕董生
            为人,朝耕夜读,因以自号。其事亲孝,临财廉,与士信,不矜不
            伐,谆谆雅饬。发为文章,意精理到,气鬯如星灿云烂,风行水流。
            洪武间,太守张公聘为郡庠师,仿胡瑗之法,循循善诱。若巡按陆
            君德辉、工主汪君克敏、常博孔君则夫、纂修大典毛君献忠,皆出
            其门。垂声迈烈,先生造就功居多。既而除和州含山令,清白守官,

            门无私谒,恺悌廉明,与含民不啻家人父子然。六载考绩,天官嘉
            其能,留吏部。居无何,丁内艰。士子莫不惜太夫人之弃养,私又
            喜先生之南归。予丱角时,闻先生名,欲趋相从,而先生久宦他方。
            及遂执经问难,则先生又服阕归朝矣。是行,将羽仪天朝,黼黻皇
   559   560   561   562   563   564   565   566   567   568   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