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03 - 光绪开化县志(点校本)
P. 603
卷 之 十 二 - 603 -
卧蛇大德。其后,二人化去。至宋兴,有沙门清臣,始建寺于山之
麓,其两僧旧所居处,常有神光现,诏特赐匾曰灵山,其义盖有取
二僧之灵异也。寺僧既众,分三房:曰慈荫,居其中;曰静照,居
其左;曰雄观,居其右。殿台之巨丽,钟鼓之铿锵,甲于开化。由
是为丛林,至今五百余年,可谓盛矣。而其初实起于二僧,太史公
谓世言无鬼神然有异事。兹非所谓异者欤!元季之乱,寺皆毁于兵,
瓦砾邱墟者亦久之。至正戊戌,雄观沙门可玖、养琦始经营再造,
静照沙门景芳、道德继之,几复旧观,而不幸物故,有绪未就。洪
武庚申,慈荫沙门道原,得择善为之徒。择善,里之异人也,夙悟
真乘,早参法侣。道原未几示寂,遂往邑之太平寺,师事沙门雪庭,
遂克成道。迄庚午岁,修建甚盛,遂轶于前,垣墉树植,罔不完列。
楼观相望,金碧煌煌。盖竭其力,几二十年未尝少懈。其好文多术,
又殆与两僧相照映也。择善不自以为功,予不忍泯之使无传也,敢
请记。缙为之书于碑。
泉井记 严 珊
凡人有所感,期有所取,有所取故名之,以示不忘。若盐池、
汤井、醴泉之属,不可枚举,是皆有异以感人,为人所取,因以命
名,岂徒然哉!予所居前三十余步有池,旧名泉井塘,或谓其有井
泉焉。然泉四面皆至,非有特然湧出,又无井焉,或又谓池即井也,
乃其宽浅且污泥,人所不食,又无井之实焉。质诸故老,无辨者。
先人徙居其上,匾堂曰清泉。时大学士并翰林诸公,皆有吟咏,咸
以泉清而有本,以比人之德。余尝谓泉之在地,犹血在人身,何处
无之,以是名堂,其于修治警省之功,不几缺乎?窃忆先人必有所
感而取不苟焉。尔乃正统三年五月初旬至八月末旬,天不雨,旱甚,
溪壑涧谷、陂池潭洞皆涸,虽常有所储汇之处,可不揭而涉,百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