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9 - 民国开化县志(点校本)
P. 169
《开化县志稿(民国 38 年)》 ·169·
真。里姓张氏捐所居之宅俾拓充之,远近之人无贵贱疏戚,咸乐为致力。既成,天师为请
于朝,诏赐额曰“天童玉霄”,畀号明远冲道通灵法门高士。郡守马昂夫及翰林侍读黄文宪
公俱为作记,勒石于观。其徒方善渊,嗣公术,尤显,又善成其志,益用完美。公羽化后
十二年,而从孙蕴中,实为玉霄宫道士。又明年,宫毁于兵,碑亦随殒,中夙夜图,维思
复旧观。癸卯重建殿堂。庚戌门庑别构成,益市美田入公帑,以资岁费。于是栋宇翚飞之
壮,金碧象设之丽,暨修息之室、百须之具,视昔有加焉。洪武十五年,蕴中承朝命掌邑
之道教事。永乐辛卯以禋祀至京师,来谓予曰:“蕴中所居天童玉霄宫,先师实始营之,赖
当代名公雄文大篇以纪其实,托美垂辉,冀于永久。中更变故,湮灭弗究。兹幸室宇复旧,
而记石未刻,愿窃有请也。”某不敏,自总角时闻乡老言复初公之神异,恒想象其灵踪,高
标于丹霞碧云之表而不可得。今幸获知蕴中,顾文词不足以追媲前人,而蕴中之克绍先志
弗坠而益大,是不可无述也。若其道受之师得之心而见诸行者,实不能知不敢渎告也。蕴
中名宗,本以字行,年逾七十,颜如渥丹,其亦有道之士乎哉!系以诗曰:
希夷鸿蒙,熟究始终。一气之融,乌假有宫。彼抅之穹,彼相之崇。聿瞻其容,以一
厥衷。作始既工,替而复隆。弛张塞通,祇系其逢。有符于躬,不谐而同。岩岩天童,昕
鼓夕镛。碑刻之丰,以宏道宗,以示于无穷。
永福观 在县北八都。元泰定间造。同治四年重建。
崇真观 在县北三十四都。元泰定间造。清顺治十四年,道士余崇恩重建。
清源观 在县南二十二都石潭。宋景定三年,徐汝一建。明洪武永乐间,
徐氏子孙修辑。清乾隆五十年,徐姓后裔重建。
玉皇殿 在县北钟山下,即弥罗殿。徐天英捐赀,道士余文圣重建。清康
熙二十七年,道士方行选重建山门。今废。
明·吾士炜《重建弥罗殿记》 弥罗殿所以奉上帝也。按郊祀之典,帷天子扫地
而祭,无所为宫者,自雍畤立而泰坛八觚,爰有文章采镂黼黻之饰,后遂仿佛立宫,以便
民用,俾反本美报之心得以遂焉。盖礼之以义起者也。开邑宫在县北郭外,前揖凤台,后
枕钟阜,龙潭绕其左,慈云环其右,萃山川之灵淑,为宸居之壮观。第年月深,久殿宇倾
欹。日射雨穿,半成莓苔之宫;础陷瓦飘,莫胜黍离之状。邑中丞竹孙徐公为之构良材,
授梓匠,奠大柱,絙巨栋,已有成模。而规制鸿廓,工用难究,其仲子兵部职方司尊甫氏,
讳天英,敦善更笃,见之喟然曰:“堂而弗构,势将复欹。其前人之志乎哉,帝所凭民所依
也。”康熙已酉,适值徐君揽揆服政,诸亲友醵资为寿,君深自退逊不敢受。因众谊坚笃,
遂将前赀为殿,经始之计,诹于康熙九年阳月吉旦,鸠工度木,选彩修像,既不惜布金之
费,复殚极匠心之巧,盖为时百有奇日,靡金钱二十余万,而后美备焉。上建高瓴,下布
长陛。殿内设层阁以坐三清,殿前竖棚厂以蔽风日,既洞杳深邃,有九天阊阖之势。而神
像一十六尊,俱装塑端严,备极威仪,较旧观备加壮焉。夫上帝高居碧落,遍育群生。至
予勤予怀备鉴观,如龙马鳦鸟赉弼锡龄九奏二笥黄蛇翟犬之类,史书所载,不可胜纪,大
都以其灵爽日亲于人,而人之精气不能上接,是戴高忘高,有大祖之父,而以其身为空桑
氏之民也。今者徐君,家世笃善,父作子承,明德之馨,固足以昭格,而明禋之典,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