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 - 民国开化县志(点校本)
P. 21
《开化县志稿(民国 38 年)》 ·21·
续表:
马
马金 上村 胡峰 江源 西村 柴川 星 六保
十都 四图 金
田 村前 仁路 金溪 莲塘 四七甲
镇
苏阳 路下 坵坂 柴家 西园 十亩 茶
十一 二图 园 秧坂 高源 莲川 璜田 浯川 丰川
都 高韩 蓝田 皂角 长径 降源 鲍川 龙
松 川 龙源 燕溪 晴川 瓜峰 福源 礼 一五保
型
成 忻岸 黄陵 华村 瑶溪 里仁 界首 高 乡 一三一甲
十二 三图 坪 徐塘 辛田 旋吉 江家 厚山 祥山
都 上辛 大淤 鹤崖 历口 洪山 社山 豸
峰 考涧
四、坊 巷
坊
按通典载,唐六典《开元十道图》曰:百户为里,五里为乡,两京及州县
之郭内分为坊,郊外则为村里及村坊。开化县治,据程俱《江氏小山祖墓记》
所称,为常山县开化场之万岁里小山村。明制在城曰市,在野曰乡,市有坊而
乡有里。旧志所载城市坊名及坊数,变迁不一。《雍正》《乾隆》二志,均为十
一坊,曰澄清旧名肃清、崇文、进德、政义旧名采芹、熙春、亲民、宣化、淳化、
厚俗、通津、迎恩等坊,而《光绪志》则为政义、亲民属东隅、熙春、厚俗属西
隅、攀桂、通津、月山属南隅、兴贤、衣锦、宣化属北隅等十坊,与嘉庆十六年,
詹世源重修政义坊有立坊十二之语不合。证以城中近百年来所有之坊亦为十二,
而兴贤坊乃元时余阙为张宗元所立,系坊表之坊,不在十二坊之内,今载明如
下。
政义坊、亲民坊东隅;熙春坊、应魁坊西隅;厚俗坊、通津坊、天香攀桂坊、
大井攀桂坊、九曲攀桂坊今圮、月山攀桂坊南隅;衣锦坊、宣化坊北隅。
巷
自明清以来,县境几经兵燹,城中房屋,半多就毁,巷之所在,亦有因之
荒墟而失考者,兹之所载,悉依《雍正志》。
东泉巷、青墙巷、赵家巷、崇文巷俱县东,积魁巷县东南,芝田巷、虞家巷、
文学巷俱县西,双井巷、上九曲巷、下九曲巷、后稷巷俱县南,梅岩巷、坊前巷俱
县北,洙泗巷县南。
五、山 脉
本县群山发脉之所在,前志无明确之记载。按明万历戊子志,知县汪应望